给官员们讲政治

一位干部趁上厕所的间隙,向于建嵘表示理想不能与现实接轨的矛盾:“你太伟大了,敢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也不怕被人陷害,你是学者,我是个小官我怕。”

责任编辑:王刚

一位干部趁上厕所的间隙,向于建嵘表示理想不能与现实接轨的矛盾:“你太伟大了,敢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也不怕被人陷害,你是学者,我是个小官我怕。”

于建嵘:“你们如果这样把信访公民拘留、劳教、判刑,会有报应的!”公安局长中有人站起来鼓掌。

于建嵘会习惯性地以“我农民”、“我们老百姓”自居,然后食指指着台下说,“你们这些当官的”。 (向春/图)

换了头些年,于建嵘说什么也不情愿给领导干部们讲课。身为社科院农村问题的专家,他和许多同事一样,觉得效果不佳。倒不如埋头做他的学问,多走访几个乡村,多接待几个上访的兄弟姐妹来得实在。

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拐弯,是在2009年某次中央党校的课堂上。那次课程安排纯属偶然,围绕“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的宏大命题。当面对几十名省部级高官,一桩桩摆出杨佳、邓玉娇、瓮安、石首和上访村的时候,于建嵘感到听众的情绪明显不一样了。下课了,高官们呼啦一圈围上来,争论汹汹。

又一次,浦东干部学院请于建嵘给基层干部讲课。事关群体性事件、拆迁和信访一票否决,六十多个县委书记显然更有切肤之痛,中途3次全体起立鼓掌,这自发而持久的掌声让浦东干部学院的老师也惊讶了。

过去,于建嵘常常得到“喜欢到处乱讲话”、“脑子里少根筋”的评语。

2004年起,他主张弱化乃至撤销信访制度,他在调查报告里说,在当时“信访形势一片大好”的舆论中说,当着国家信访局的面更是说。此后,他沉寂了好几年。

孤独了许多年,终于,这位用脚行走的草根学者意识到,在学界逍遥的唇枪舌剑之外,原来整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干部们才是最积极的学生。

于是现在于建嵘整日飞来飞去,2010年10月14日飞太原,15日飞北京,19日飞广州,21日飞杭州,专门给官员讲课,忙得陀螺一样团团转。

讲台上的于建嵘依然“轴”得厉害。他会习惯性地以“我农民”、“我们老百姓”自居,然后食指指着台下说,“你们这些当官的”。

尽管被骂得很惨,“学生们”也不恼,反倒是欢迎“能说真话”的于老师,甚至会“连上厕所都不舍得去”。课堂上,他们有时笑,也叹气,有时掉眼泪,还有时候激动得一拍桌子、说改革就改革了。

“这些问题,党委开会也经常讨论”

一位干部趁上厕所的间隙,向于建嵘表示理想不能与现实接轨的矛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