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台湾问题报告

2006年,台湾的反贪由“揭弊”发展为“社会运动”,超越蓝绿的“颜色革命”——百万红衫军反贪倒扁震动了世界。而台高选举的明争暗斗、马英九特别费案的曲折迷离,舆论战中的行为艺术......更是搅和得热闹,甚至将非政治的专业人士从幕后走向前台。
 

  编者按:倒扁红衫军呐喊和政客揭弊的余音仿佛还在绕梁,陈水扁夫人受审、女婿遭判的场面近如眼前,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台北、高雄竞选的情形也都历历在目。台湾的 2006留下了哪些见证?留下了哪些思考?刚刚铺陈开的2007空白纸卷上,2006又留下了哪些想象?2007年初,厦门卫视联合两岸媒体,盛邀两岸专家、学者,编写《2006台湾问题报告》。本报有幸获得独家首发授权,特摘录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向春/制图

  “朝野”之争更激烈台湾政局进入新的动荡期

  □刘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反贪”与“绿军挺扁”

  2006年,台湾的热点是反贪由“揭弊”发展为“社会运动”。通过“揭弊”而暴露出来的陈水扁一家和民进党高官集团的犯罪事实,涉案人多,案犯层级高,集团性、共犯性和政策性犯罪性质突出,激发岛内兴起全社会的反贪运动。

  面对全社会反贪运动和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呼声,陈水扁利用执政优势向司法界施加压力,并以推行“法理台独”,强行绑架民进党保护自己。而民进党抛弃长期宣称的“民主、改革、清廉”的核心价值,按照陈水扁的旨意起舞,几次三番强行“挺扁”。因此,“反贪”和“挺扁”已成为影响台湾政坛演变的一条主线。

  马失“钱”蹄与马不停蹄

  随着全社会反贪运动的展开和深入,民进党方面的对策有二,守是“挺扁”,攻是“打马”。

  泛绿军“打马”,是偷换概念,以表面上的类似取代实质上的不同,以便让“特支费案”捆绑“国务机要费案”。如果马英九被起诉,按照国民党的“排黑条款”,他可能失去参选2008年“总统”的机会。总之,“特支费案”一方面说明马英九在台湾政坛上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一方面让马英九跌为“政治凡人”,但经过此次考验后也许会更加成熟。

  北高选举与“信任投票”

  12月9日,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赢得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险胜高雄市长。究其原因,在统“独”冲突、族群对立、南北分裂和社会分化基础上形成的蓝绿两大基本盘,成为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的“超级标准”。

  对于泛绿阵营来说,陈水扁辞职下台的压力大幅缓解,对民进党的掌控能力有所增加。此外,选后“四大天王”接班卡位战,明争暗斗将进一步加剧。对于泛蓝阵营来说,高雄失利也对国民党敲响警钟,提醒马英九和国民党,夺取2008年“执政”权的道路并不平坦,与民进党的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

  “反贪”和“选举”是2006年台湾政局演变的主线,并将在2007年依然存在,进入司法程序后的“吴淑珍案”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将引发新的争论,12月举行的第7届“立委”选举更将激化蓝绿、朝野之争,台湾政局进入新的动荡期。

  台湾政治天王谁消谁长?

  □游其昌(台湾《联合报》采访中心主任)

  台湾十年选举未曾断过,民意选票的浪头要比长江猛得多,才在浪头的英雄马上被打翻落地;刚在谷底的好汉又跃上了峰顶。

  这一波选票大浪,被选民抛得最猛的还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他索性宣布“退出台湾政治”,为卅载在台湾呼风唤雨的篇章,写下休止符。

  受挫的不仅是亲民党,因为下届“立委”选举要改为单一选区制,小党几无生存空间。倾统的亲民党不能生存,倾“独”的台联党,在高雄也一样式微。李登辉的声望和反李最力的宋楚瑜一样,全部打入冷宫,不能不说是历史弄人的一大嘲讽。

  宋李式微,却不代表马英九日子会好过。舆论普遍认为,马英九必须要重振国民党本土论述,才能向人民提得出保证,带领台湾走出困境。

  马英九所面临最直接的挑战,来自高雄的“立法院长”王金平。在这阵乱局中,王金平先去尊连,再去抚宋,结合起各种质疑马英九的力量,“王马配”、“马王配”的呼声顺势潮起。

  马稳不住阵脚,荣誉党主席连战就成了“当然指导者”,拥马派、反马派都以“拥连”为手段。不过,连战不再过问政事的态度很清楚,“复出再选”只是个茶余话题,当不得真。

  民进党虽然逃过土崩瓦解的运势,但还未能否极泰来,因为陈水扁官司未了,党内天王虎视眈眈抢接班大位局面未改,其中尤以苏贞昌、谢长廷为最。

  谢长廷让台北市民进党市议员增加席次,保住高雄,也被视为谢在高雄市长政绩被肯定。在败选谢票场上,支持群众高喊选“总统”的呼声,几乎是当年陈水扁市长落选时的翻版。

  与其说民进党人挺谢,不如说他们排苏,这股“拥谢反苏”之势会持续恶斗下去,斗到党内总统候选人产生,可能还无法遏止。

  一旁不时放冷箭的,还包括强调最有“治国经验”的吕秀莲,与最忠于陈水扁的游锡。两人都明白,苏谢要成局,必须和他们结合,他们随时可能杀出乱局,成为苏谢恶斗下的获利者。

  已经跛鸭的陈水扁,反而可能是这场民进党恶斗的最后裁判。也惟有如此,陈水扁的权力才得以维系。陈水扁不会放弃他权位与谋术,随时出招,不会让人遗忘,他才是真正的“老板”。

  红衫军颠覆台湾政治传统

  □盛治仁(台北市政府“研考会”主委)

  台湾的政治版图,一向蓝绿分明。但是2006年9月掀起的反贪倒扁红潮,却让人思考:台湾政治有无走出传统蓝绿对抗垄断的空间?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也不是。从选票的分布上来看,两大党的政治格局不但没有被破坏,反而会因为新“立委”选制的实施而更为巩固。但同时,选民对两大政党支持强度的衰退,却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观察到。

  第一,投票率的衰退。近年来各类选举的投票率屡创新低,显示选民对政党与选举的热情不再有过去的强度。

  第二,红衫军的动员方式和结构,颠覆了台湾政党传统的做法和想象,震撼了台湾政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不管从红衫军领导人的主观意愿以及参与的群众基础来看,红衫军会是台湾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社会运动,但不会成为台湾另外一股政治力量。施明德多次称,他不会组建政党,也不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而且红衫军的群众基础本来就不是建立在新政治力量的培养上,而在于对既存贪腐体系的不满,很难成为另一股长期的政治力量。

  在议题设定上,红潮运动已成功地将反贪腐的标准深植在台湾民众心中。人民在此过程中,也能逐渐建立蓝绿以外的普世价值。这种颜色解放,让台湾不再只是陷在蓝绿对抗中,对台湾政治将有深远的影响。

  至于传统的蓝绿政治势力,经过了北高选举结果的检验,发现并无任何一方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赢得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双方在政绩表现、品格操守、选举文宣及竞选策略等面向上,都将面临严厉的竞争。对国民党有利的是马英九参选几成定局,可以早日部署。但国民党老旧的党机器似乎尚未能够转型面对民进党的选战攻势,不管在议题操作或危机处理上,都显然落于下风。

  至于民进党的部分,未来争取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的初选过程能否维持团结,以及如何面对第一家庭数项官司都会陆续开庭的困窘,是选战中的负面因素。而深绿力量在高雄选后取得更大发言权及影响力,是否让民进党整体更往独立的方向移动,亦值得观察。但民进党在操作本土化及“宪改”议题上的优势,可能将选战层次从候选人特质拉高到统独对立的层次上,是未来一年影响台湾政坛及两岸关系的重要发展。

  两岸交流:我破冰来你造冰

  □李非(厦门大学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回首2006年,两岸关系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一方面,随着两岸交流日趋频繁,两岸坚冰逐渐消融;另一方面,台湾当局仍一味阻碍两岸交流,将两岸经贸政策调整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正可谓“我破冰来你造冰”。

  大陆频出“软招”,绿营忙拆招

  2006年两岸经贸交流热潮迭起,“亮点”频现。年初胡锦涛在厦门考察时,表达了期盼实现直接“三通”的愿望;在4月的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以及 10月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上,大陆送出了许多“优惠礼包”。大陆一直致力于在两岸包机常态化、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推动两岸金融合作等方面不断展现善意。但是,台湾当局把这些举措解读为“统战伎俩”,甚至人为设置种种障碍。

  两岸三通筹码,待出手的王牌

  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在搭载对象、航点、航次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随后两岸又在“节日包机”上达成共识。现阶段民进党可能在“小三通”、两岸客货包机、节日包机、周末包机等问题上做文章,在2008年大选之前,甚至可能会在“直航”上采取某些措施做点让步,以谋求政治利益最大化,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直接“三通”却任重而道远。

  “苏修路线”半途而废,恰似无言的结局

  在2006年台湾“经续会”中,苏贞昌将“取消台商对大陆投资40%上限”、“两岸直航”等议题列入会议的“其他意见”,被戏称为“苏修路线”,受到李登辉和陈水扁的双重夹击。面对批评,苏表示沿袭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政策,最后落个无果而终。基于“深绿”阵营是苏贞昌能否获得民进党提名的关键因素考虑,“苏修路线”恐难走远。

  “日月光效应”,台商用脚投票

  半导体龙头企业日月光是台湾土生土长的企业,也被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逼得“连根出售”。美国凯雷集团全资收购日月光集团。日月光经营良好,却愿意接受收购,主要是想“借壳上市”,通过化身成为外资企业,绕开台湾当局对本土企业投资大陆的政策限制。日月光出走是台湾企业用脚对当局大陆政策投反对票的最佳举动,并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蓝绿阵营交换“战争位置”

  □江岷钦(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

  长久以来,以国民党为主的蓝营,向以组织动员、经营选举见长;以民进党为首的绿营则以大胆爆料、勇敢揭弊著称。有趣的是,蓝绿阵营的战斗位置在2000年政党轮替后主客易位,这种情势在2006年愈见其然:蓝营转以爆料揭弊为主,绿营则以稳住选举为要。

  就蓝营的揭弊而言,2006年正月伊始,国民党的邱毅与台湾媒体即以爆料方式对陈水扁家族的特权贪渎穷追猛打。

  就选举而言,2005年底的台湾县市长选举,国民党成功地拿下四分之三的县市长席次,并从民进党手中夺回深具指标意义的台北县、宜兰县与嘉义市。民进党虽然在县市长的席次上大幅减少,但仍有42%的支持者做其稳定扎实的基本盘。2006年12月初的北高市长与市议员选举,国民党虽然拿下台北市长,但是民进党却利用国民党在战略与战术上的连环失误,以些微票数保住高雄市长,同时也保住陈水扁免于辅选失败可能招致同志枪口对内的威胁。

  持平而论,国民党在2006年的揭弊主要以邱毅为主。一旦邱毅的爆料略失准头,蓝营既提不出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又不能展现大开大阖的改革理想时,支持者很容易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挫折感与无力感,进而降低投票的意愿与行动,2006年底的北高市长选举结果就是明证。难怪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会有感而发地说:“揭弊者对于社会的健全功不可没,但是揭弊者必须适可而止,将聪明才智转向更崇高的理想。”

  诚哉斯言,民进党恐怕不止要彻底检视陈水扁家族所涉弊案对民进党造成的重大冲击,更要积极设法找回创党时的原有理想,才有机会重新点燃支持者的热情。

  从“工具理性”的观点而言,揭弊与选举皆为蓝绿阵营打败对手取得权力的有效手段。台湾政坛的蓝绿阵营,往往将全部心力集中在取得政权的手段上,甚至将手段视为目的,相对忽略取得政权的目的在于提升人民福祉与公共利益。选举揭弊,蓝绿两战场。战场的胜负当然重要,但是,“为何而战”与“为谁而战” 恐怕是蓝绿阵营在胜负之外更应该严肃对待的课题。

  台湾发生“颜色革命”

  □李家泉(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2006年9、10月间,台湾出现了百万“反贪倒扁”的壮观局面,现虽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其深远影响不可忽视。这意味着,台湾所谓超越蓝绿的“颜色革命”已经出现了。或迟或早,这场革命仍然可能在台湾大地重燃并扩大至全岛。

  本来,台湾政坛最主要的只有民进党的“绿”和国民党的“蓝”两种颜色,而却突然出现了百万红衫军,如同“日出江花红胜火”。这个“红”,超越 “蓝”和“绿”。它也带来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好景象。红、蓝、绿三色融为一体,以之象征台湾社会未来的和谐与合作,那不是很好吗?

  台湾所谓“红”,本来也是指的共产党。蓝绿恶斗时,民进党动辄给对方扣上“红帽子”,意思是说他“亲共”,“亲共”就是所谓“卖台”,“不爱台湾”。2006年来忽然形势大逆转,尤其是百万红衫军走上街头,环岛大游行,连红衫军总指挥、曾任民进党主席的施明德也是全身红装。更奇怪的是,有一些小商、小贩、小店铺,竟然在门前或铺子上插上小的五星红旗,毫无惧意。还有那么一些人,甚至开着敞篷车,插着五星红旗,唱着义勇军进行曲,环绕全岛游行,而社会却并无恶意反应,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

  旗子的颜色,代表的是各自的意识形态。舍去颜色,不谈意识形态,剩下就是大家都是中国人。“同是中国人”,这就是目前两岸最大的公约数,如果都认同这个“最大公约数”,那么台湾和海峡两岸的许多问题就好解决了。简单一句话,那就会出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春”就是“和谐”,“春来”就是“和谐”来了。这样一个“和”字,会带来什么样的局面呢?概括地说,那就是“岛内和谐,两岸和解,台海和平”。不是很好吗?

  舆论战场:赢者未胜输者未败

  □邹振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兼职教授)

  2006年台湾舆论呈现赢者未胜、输者未败的局面。舆论的主导权几易其手,但仍未见鹿死谁手。

  2006年台湾舆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舆论主体

  2006年台湾舆论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中间舆论力量的崛起,标志性事件就是“百万人倒扁运动”。这是台湾解禁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政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它超越蓝绿,超越党派,代表着一种新兴的舆论力量正在崛起。

  长期以来,台湾舆论界存在“两极对立的第三人现象”,那就是在舆论主体的两极中,常常存在一个“第三者”,比如,围绕马英九和陈水扁这两极,存在着:王金平、宋楚瑜、李登辉、吕秀莲、苏贞昌、谢长廷等第三者。相比起这些“第三者”,“倒扁运动”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舆论诉求,并长时间地影响和左右台湾的政局。它不仅可以打击陈水扁,也可能降低马英九的满意率,成为蓝绿两极都不敢小觑的舆论双刃剑。

  二、舆论议题

  舆论议题是政治风云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2006年台湾的舆论议题最值得关注的变化就是“统独”议题的相对弱化。

  其深层的原因,则是2004年台湾“立法委员”选举、特别是2005年“三合一”选举的“统独”议题失灵,标志着台湾民意板块有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前无往而不胜的选举利器不再那么行之有效。这样民进党选举的两大法宝:反“黑金”和“台独”神主牌,一个由于弊案缠身,只有被咬一口的份,一个由于时过境迁,不再那么灵验。

  而台湾舆论议题惯常并列的两大主轴:反腐议题和“统独”议题,在2006年变成一个为主一个为辅。我们要看到,尽管在一定时间内,“统独”议题在台湾还会有一些市场,因此它还将被政客操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厌倦“统独”议题的老调重弹,人们的注意力将越来越关注自己眼前切实的民生利益。

  反腐议题比“统独”议题在民意的影响来得更直接更猛烈,看北高选举,无论陈水扁的“机要费”还是马英九的“特支费”舆论风暴,在每一次重大的揭弊议题爆发时,各位候选人的民调都受到重大影响,证明了在当下的台湾社会,民众对眼前切实的民生议题比对意识形态化的议题更加敏感。台湾民意的这种变化,以及台湾政治人物将如何跟着这种变化随之起舞,值得认真分析。

  三、舆论形式

  2006年台湾舆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台湾的舆论活动越来越像行为主义艺术,特别是“百万人倒扁运动”变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嘉年华会,标志着台湾的舆论进入了一个舆论艺术化的时代。

  舆论活动广告化的好处是,有足够的吸引人眼球的噱头,省下大笔政治广告费,成功吸引全球的主流媒体。舆论活动艺术化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被艺术化的愤怒却没有多少杀伤力,舆论一旦艺术化,势必削弱甚至丧失其现实的功利性。

  舆论艺术化并不仅仅表现在“倒扁运动”,我们从邱毅的揭弊形式,也可以看到艺术化的痕迹。邱毅的揭弊是精心设计、有程序、按步骤进行,有时故意说错,有时欲说还休。

  2006年台湾舆论的标志性现象就是非政治的专业人士从幕后走向前台、从幕僚变成主导者。代表人物是范可钦,这位广告界的奇才,曾号称可以用广告打动500万张选票。他把“倒扁”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他的一系列创意不仅可以成为广告学、传播学的教材,甚至可以成为政治学的经典案例。

  笔者曾撰文提醒人们关注台湾舆论战中的专业队伍,他们是主持人、策划人、导演、文案写作者……2006年之后,应更加重视这支队伍。政治人物尽可以成为出品人和总监制,但负责政治策划活动的专业人士将像导演一样在政治活动的质量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台湾的选举,将不仅是政治人物个人的素质和魅力的大比拼,还将是专业团队的大比拼。

  四、舆论战法

  2006年,台湾舆论战的最大特点是只有战术、没有战略。不仅民进党看不到战略,国民党也看不到战略。

  而一旦进入战术层次,国民党就明显技不如人。本来,在“国务机要费”的节节追打下,民进党眼看要大势已去,“马英九特支费”风暴却让民进党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这立即就可以看出两个阵营的舆论战水平。

  2006年马英九的团队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危机处理,其实马英九团队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危机处理,而在于他们在舆论的前期就不善于处理,更遑论事后。马英九的团队不仅在政治上不成熟,而且在舆论战术上缺乏历练和智慧。决定一个政治人物的命运并不仅仅是看他本人,还要看他的团队。马英九团队要打好接下来的选战,不可乐观。

  2006年民进党弊案连连,为什么在选民结构的大盘没有多少变化,这归根到底不是民进党太厉害,而是国民党太不厉害了。说严重点,国民党目前的舆论只有别人的舆论、没有自己的舆论,因为全部的落脚点都在反对陈水扁身上,民众将会问:你自己在哪里?国民党除了“反扁”,你能许台湾一个未来吗?如果能,它在哪里?

  谁能把握变化、顺应时代提出台湾民众心仪的舆论主张,谁就能在未来的舆论中占据主动。从漂泊的台湾,到无望的台湾,没有什么比台湾的未来更能打动台湾民众的心。台湾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谁能许台湾一个未来?也许历史早已有了答案。但谁又能成为预言者呢?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