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手记:我们需要人人参与的公益

五月末的某一天,小金站在教学楼前公告栏下,面前一张宣传海报吸引住他:暑假去支教!河南某某小学,支教两星期。突然油然而生的是某种拨动心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小金决定报名参加。经过颇为艰难的初试、复试,小金成为支教队伍的一员,来不及喜悦,接着便是讨论大会,分配工作,写教案,修改教案,种种繁忙……

6月末,支教小组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由于支教队伍数量太多,贵校支教小组可以来参观但恐怕无法提供教学机会!“什么?我们要参与,不要参观!”最后事件大逆转,支教小组只能转移到当地一个聋哑学校,进行了为期3天的支教工作。

公益的问题

其实,小金的例子绝非个别现象,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总是有太多的有心有力无疾而终。这里凸显出的问题,也正是我国公益事业的症结:资源分配不均,参与流程不畅,人人参与公益的氛围尚未形成。

 

一.资源分配不均

段首提及的那所河南小学,它的遭遇一度如电影中描述贫困小学的情景再现——缺乏师资、物资,但一次意外地受到某知名媒体的报道,从此就声名鹊起,门庭若市,前来支教的高校队伍排起长龙,轮番作战,资金资源不再是问题。但是,过多的关注让这里变成爱心泛滥的场所,一步升天的情况神似一部荒诞喜剧。

 

必须承认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原因是由于媒体对公益的宣传点和宣传力度过于集中造成,对某些类别的公益事业过于照顾,而忽略了公益类别的全面性。再细分到每个类别的不同团体,关注也有失周全。就如河南的这个小学,我们就能看到宣传过后的爱的天堂,可是这种爱的天堂有多少呢?小金去当地聋哑学校支教后,表示那儿同样是值得关注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让她重新思考生活的追求,亲情的意味等老旧话题,收获了一些意外的感受。小金很感慨的说,如果当初大家真的一味冲到河南的那所小学,也许就错过了这种纯净的邂逅。资源分配,包括以上所说的宣传资源,把国民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公益资源的再次分配也因此参差不齐。

 

公益资源的分配参差不齐所带来的偏差·儿童助养工作坊/当幸福来敲门

 

二.参与流程不畅

 

相信很多人面对公益有过这样的疑问:为公益,我能做什么?捐款?去哪儿捐?款去了哪儿?出力?要怎么出?

 

公益发展中的慈善捐赠,由于法律限制,很多机构是无权收到现金的,一些机构能收到现金,却又少的让人难以抉择。这中间反映了捐赠渠道少、公益基金会的透明度低,以及国民信任感缺失等问题。提到慈善捐款,不免让人想到美国巨额的捐款数量,让人错以为又是一个天堂。不过话说回来,我国政府重视慈善不过十多年,当然不可能和美国相比。当初美国在促进慈善上也是采取了相当多强制的,优惠的手段,例如遗产税,抵消所得税等等,最终才形成习惯性慈善行为。

 

不管是前面的小金,还是不久前感天动地的卢安克,支教的困难纷繁复杂。怎么出力,这是一个问题。

 

 

幸福中国的公益期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关注国民幸福感,2010年的主题选择在公益项目的评选上。

 

2010“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以关注每一个个体为理念,以评选为骨架,用海拔百川的气度接纳各个领域的公益项目报名参选,并为它们提供巨量的的宣传资源,力图展现出一幅更为完整的公益类型图,避免公益力量因分配不均而造成浪费。

 

中国慈善富豪榜一直被广为讨论,但南方周末此次活动更加重视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公益行为集合起来方成大业。在公益促成的友谊中,施者和受者,或者会因超脱利益而乾坤逆转。

我们需要人人参与的快乐公益·幸福七巧板项目

 

“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致力提供最流畅的参与流程,尽力为网友提供一个方便参与的平台。此次活动依托南方周末报系的网络力量——www.infzm.com,建立公益项目评选的主站,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强之优点,和网友一起行善。利用网络的力量使得实践公益的流程如此方便,人人参与公益的期望指日可待。

 

“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还为网友提供实地考察机会,网友可以通过报名成为实地考察志愿者,同专家评委,审计机构一同赴实地调研评选。志愿者实地考察的日志和微博会展示在评选活动网站,配合实地考察团的实地调查报告更是最终评审的重中之重。

 

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公益项目负责人亲自撰写的公益日记,我们会发现原来公益中不仅有泪水,还有欢乐;原本以为会因过多的苦难而沮丧,却发现早已化为前进的力量。

 

这是我们需要的公益力量,“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需要你的参与。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