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国零距未来】五问幸福

五问幸福

当你向世界提问“什么是幸福”,你极少有可能得到完全相同的答案。但是这个问题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回答的千差万别。幸福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无论它以时髦的幸福指数或何种面貌出现,都无法更改人们对“幸福”这一词根的追问和思考。谈论幸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本期“幸福中国”,我们记录人们关于幸福的疑惑和感悟,试图在“五问幸福”中接近这个玄妙的词语。

幸福指数,
离幸福有多远?

今天,你被幸福了吗?
——微博网友

文|王梦怡  图|全景
“幸福指数”这一概念起源于小国不丹,而今却在中国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继城市幸福指数排行之后,企业幸福指数、春节旅游幸福指数、投资者幸福指数、儿童幸福指数……接踵而至。

将“幸福”这一抽象的词语进行量化,是想通过细致设置考查项目了解人们对于生活、社会以及情感方面的满意度。在《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就有42个项目用于量化民众主观幸福感。而量化的结果,也被置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并与人均收入、成员学历、GDP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幸福如何量化?幸福量化后改变基因了吗?这大概是幸福指数走入公众视野后最受关注的话题。有接受调查的网友表示:“我现在家庭年收入接近30万,勉强算得上中产。但我认为,只要家人健康,子女茁壮成长,无论生活在北京还是上海,我都是幸福的。所谓的幸福指数太因人而异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当幸福指数成为人们的观念消费品,恰恰说明人们对幸福的不自信,以及现代城市人的焦虑。

用幸福指数来标准化,多是为了以此为指标进行城市之间、人群之间的比较,将个人化的幸福感隐身于面无表情的数字之中。虽然这些数字为民众的各项“满意度”提供了参考,却不能由此铺陈“幸福”这个简单而又抽象的命题。在“被幸福”的调侃背后,是个体挣脱整体的束缚,言说独一无二幸福感的渴望。

幸福对于人类是无限主观的一道课题,它是一道填空题而非选择题,即使在“幸福是______”的横线上填写了“空”,那也未尝不是属于自己的正确答案。

幸福,是不幸
的反义词么?
至于你——莫雷尔,我要告诉你的秘密是:在这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情况和另一种情况的比较,如此而已。
——《基督山伯爵》

何为幸,何谓福?

根据汉朝许慎编著的《说文》中的解释,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与祸相对。由此推想,“幸”与“福”在最初是避免凶祸之意。

几千年以后,当在“不幸”的清单上列出想要避免的凶祸,无一发生的那一刻还会被认为是幸福么?或者,“不幸”已经在发生变化。

不幸,有来自外界强加的天灾人祸、社会环境,也有来自主观意志的名缰利锁,欲壑难填。这与古代的“凶”“祸”已有分别,现代人的“不幸”掺杂了越来越多的主观成分。

主观的不幸如何产生?罗素在《幸福之路》中给出了一种答案,不幸在心理上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都有某些共同点。感觉不到幸福的人,在青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他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给予大量而不恰当的重视。

幸福一词衍生至今,已经不甘于扮演不幸的反义词。在幸福与不幸之间,有了更加广阔和复杂的中间地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的丰裕,这个中间地带和不幸的内涵都将继续扩张,幸福在幸免于难之外,还附加了人的多重需求和欲望,让“不幸”逐渐吞噬幸福的可能,也让“不幸”和“幸福”之间的转换变得愈加艰难。

欲望的正面叙述是索取,而另一面则是恐惧的增加。从原始的对死亡、病痛、离别的恐惧,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物质丰裕带来的难以回避的攀比,在社会中寻找定位的焦虑。

人们不断在给生活做加法,直到幸福不再是不幸的反义词。


幸福清单上
的必需品?
人们是凭借道听途说,而不是凭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的。
——卢克莱修

什么是人们幸福清单上的必需品?

很多人无法想象,宣称清茶淡饭与丰盛宴席带来快感相同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正是英文中epicurean(好美食的、爱奢侈享受的)一词的来源。

这位被视为穷奢极欲追求享乐的哲学家确实曾发表过不同于以艰苦自律为品德的同行的言论:“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然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极易满足的人。他喝水而不喝酒,一餐内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就满足了。在这位“物质享乐鼻祖”的幸福清单上,“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自由和思想,位列其后。

尼采的幸福清单则是另一个哲学世界:“幸福状态的首要结果是权力感。这种权力感渴望表达自己,或者是向我们自己,或者是向其他人,或者是向观念或想象中的存在。”

哲学及人类其他的智慧形式可以提供对痛苦的慰藉,提供幸福的脚本,却难以定夺幸福清单上的选项。而声称独立而自由的人却往往也很难真正了解内心的需求。真实的需要与人懵懂而直观的欲望有很大差别,我们本质所需的精神世界的慰藉往往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清单上一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必需品,然而在这个钢筋水泥堆砌的“港湾”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家庭和安全感。难道,拥有房屋后,这些心底的愿望能够真正得到满足吗?

幸福只能有自己来决定,却未必每个人都能写出真正的答案。


公益者
如何幸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

“公益”,即公共利益,这个概念是在五四之后出现的。如今的公益,无论与孔子天下大同的理想、还是九十年前初创的“公共利益”一词相比,其范畴和涵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公益者如何幸福?这似乎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在利己的本能之外,人还能够通过传播价值观和快乐来获得幸福感。在与宗教信仰无关的国度里,这种外向型的需求被很多人归入马斯洛需求层级的第五层:自我实现。这种强大的精神力能够支撑人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事利他的公益事业。

2009年,陈光标写下的幸福留言是:“我认为一个人活着能够带给更多的人幸福与快乐,这就是幸福。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富而有德,德富财茂,叫幸福。”那时,他还没有站在裸捐的风口浪尖,即将入选中国十大幸福财富人物评选候选人。这个“幸福”头衔是别人给予的,也是“被幸福”。

真爱梦想基金会的发起人潘江雪和吴冲,在给他们的孩子通向世界的门楣上写下一段话:“生命的意义: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

没有宗教的源动力,“公益”在中国需要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它也推动着“幸福”在公益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双向流通。


你和你的家庭
幸福吗?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在我们的调查中,90%的受访者都将“家庭”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其中有80%的受访者表示,家庭和睦是幸福感最重要的来源。

62岁的退休工人杨书庸本应该就这样平凡地度过一生,却在今年意外获得了一份特别的工作—“雪佛兰新赛欧幸福大使”,工作内容是开着新赛欧四处游历,将旅行中平凡的幸福分享给他人。这份工作改变了他退休之后平淡的生活,“可以去感悟幸福”。和他一起讲述幸福故事的,还有160多个和家人一起游览世博园的新赛欧车主。在世博会每日几十万的汹涌人潮中,这些家庭携手游园,乐在其中。

周先生是苏州城里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车,“虽然上班的时候都要开车,但那是别人的车,去哪儿也是别人说了算。” 对于这位每天与车打交道的司机,新赛欧是第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

他像其他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每日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有一个普通而温馨的家庭。买车之后,周先生还是经常工作到凌晨,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开车送妻子上班、送孩子上学。幸福在他眼中简单而纯粹:“男人累点儿无所谓,能天天这样跟家人相濡以沫,我觉得就是最大的幸福。”

林先生与大部分“新赛欧家庭”不同,仍是单身的他是陪同父母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因为工作原因,林先生近十年与父母两地相隔,这曾经是个典型的“空巢”家庭。“十年里,每次我回家,父母都要站在门口等待很久,望眼欲穿地盼着我回来。”十年后,离家多年的游子终于体会到了“家”的温馨和意义。2010年,林先生调回家乡工作,并买了一部新赛欧,以方便家人出行。

参观过世博会,林先生全家作为“幸福家庭”的范本参与了新赛欧全新广告的拍摄工作。对于幸福,林先生的妈妈感叹道:“他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能有空多回来,让我们多照顾照顾他,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魏先生的幸福,来自可爱的儿子。世博园里,这个10岁的聪明男孩十分好动。在上汽通用企业馆里,他观看完未来感十足的动感电影《2030,行》,并参观过未来城市交通概念车EN-V之后,兴奋得一整天都在向家人讲述自己的“汽车梦”。

魏先生带着家人从湖北赶到上海看世博,他的妻子一直想要开一间经营化妆品的店铺,在今年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魏先生为她买了一辆新赛欧,作为偶尔去上货的“货车。”他们经历了初期创业之艰,也体味到了家庭的力量,儿子带来希望和快乐。“以前我们很少有机会带孩子出来旅游,来上海看世博更是从没想过的事情。这次能一起来上海。全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一进世博园,三双眼睛都不够用了。一家人出门的感觉最幸福呀!”

2010年,新赛欧策划拍摄的视频《幸福的大多数》带给许多人无尽的感动,和对“幸福”这个词语的重新审视和思考。片中有来自烟台、成都、株洲三个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家庭,向我们讲述他们平凡而又特殊的幸福故事。著名音乐人小柯为视频创作了主题曲《多好啊》:“多好啊,可以陪着你一起渡过那漫长。在漫长的路上因为有我而幸福。”

人们对托尔斯泰“幸福与不幸”的诠释,往往执着于“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是否总是相似,也在关于幸福的追问中成为悬而未决的疑问。

幸福是这世界上每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它其实与中国大陆最新的世界20位幸福指数排名无关,与《圣经》中宣称希望我们幸福的上帝无关,与深情地歌颂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的雨果无关。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要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而每一个人,也有雕刻自己幸福轨迹的独一无二的方式。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