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跳出“圈子”的评奖——首届新星星艺术节背后的故事

没有改规则,不是两个奖,还是一个奖,由于这两位艺术家中的任何一位单独获奖都不足完整表达评委所希望指引的创作方向,所以只能由他们分享。

责任编辑:平客 实习生 赵大伟

年度大奖无悬念

2010年12月6日上午,成都新会展中心2号馆里出现了奇特的一幕:首届新星星艺术节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在展板之间忙碌着。他们正在把写有编号的标签一一对应地贴到作品旁边。新星星艺术节组委会为了公平起见,特意把参展艺术家的姓名和参赛地区隐掉,用编号代替。由于作品数量众多,展馆面积较大,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完成贴标签的任务。

2号馆里很快聚集了一群特殊的人,手里拿着笔和纸,穿行在展板前,这些人是新星星艺术节的终审评委,他们将从参展的100位艺术家的300件作品中评选出包括“新星星年度艺术大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组委会在终审评委的挑选上,照顾到绘画、雕塑、设计、影像等多个方面,此次的评委,除了艺术家何多苓、汪建伟、毛焰,策展人陆蓉之,雕塑家隋建国等美术专业人士之外,还吸收了专业范畴之外的评委共同参与,他们是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艺术批评家、诗人杨子,小说家韩东,诗人、批评家欧阳江河。

年度绘画新人充满争议,两位画家的作品让评委们百般纠结、难以取舍,占去了评委一多半讨论时间。25号作品《画室-初夏》充满内心幻境色彩;53号作品《安迪与梦露》则包含卡通元素。几轮辩论后,评委们最终举起手,同意把这一奖项同时颁给这两位同样生于1982年的年轻画家。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图)

《画室-初夏》何千里 (何千里/图)

《安迪与梦露》刘巍巍 (刘巍巍/图)

新星星艺术节的主办方“艺术场”董事长曾琼说:“希望终审评委不是已经被纳入了当代艺术的某个圈子、某个派别或某个群体中的人,而是比较有独立精神的。在终审评委的挑选上,我们希望他们是中国甚至在国际上都具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其眼光和精力能最后决定所挑选出的作品和艺术家是有说服力的。”

评委们看完艺术节的参展作品,集中到2号馆门前的玻璃房子里,进行最后的评审,表决采用举手的方式进行。九位评委一致把票投给了92号作品,这也是此次评选中的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