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不合时宜

尊敬的编辑:您好!

对贵报的“理科生哪来的优越感”这一论题,想谈一下个人的想法:

除去很多人对中国文科的一些意见,其实理科之所以被重视,放在全球都还是有些道理的,因工作关系,本人有幸对法国的社会状况有些了解。我们都知道法国是一个非常有文学艺术气息的国度,尤其是巴黎曾是许多文学家向往的地方,同时法国也是一个自诩以民主自由之光照亮全世界的国家。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高中生面对大学时,都非常倾向理工类高校,将进入理工类高校作为第一个选择,当然除了非常喜欢文科的学生和政治世家子弟。这样看来,这一现象就不仅仅中国独有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不仅对国家是真理,对个人基本上也是对的。工业社会发展到现在,各种职业都非常的专业化,理工科高校提供的教育和信誉可以保证学生正常的进入社会,找的实现价值的位子,相比文科而言,理工科的机会是可以预见和保证,而且发展健全的社会保证了相对时间内固定量的需求。同时理工科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前进步伐也是可以预计相对透明的。这对普罗大众的吸引力非常大,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不断的影响社会,科学技术的光辉形象对青少年而言也是一种吸引力。

对文科而言,虽然伟大的文学家照耀古今感动你我,传神的社会学理论让人醍醐灌顶,神奇的哲学能让你洞察人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很多时候都是极少数有极大的热情有非凡的天分的人才做出来的。一个时代有多少所谓的作家,真正过了二十年还有影响力的还剩几个?而在这二十年中的生计有如何维持?在成名之前的灰暗岁月如何度过?这不仅仅是对发展中国家文科生的问题,同时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一个崇尚自己努力的社会,在进入社会之前,考虑这些显而易见的机会成本问题是有道理的。而现在社会科学又比较依赖先进的科学工具,考古学不能没有理化背景,社会学不能没有数学统计。而纯而又纯的文科学者,讲究是厚积薄发,一个国家能够提供的教授位子是相对有限的。而在一般的社会职位上,文科生的位子似乎也没有专业知识保障,雇主看不出所谓的不可替代性。所以,理科生的出路对寻常百姓的孩子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当然,我并不是排斥文科,我上高中的时候的确不喜欢文理分科,上了大学还是有些抵触,但是到了工作上就反而支持文理分科的做法。所有人最后都要面临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再博学的学者都会有很多领域无法通晓或仅仅一知半解,“君子不器”的传统说法显然不适应现在这个社会。我支持大学里理工科学生兼修文科提高素养,而文科生接触理工开阔视野提高生存技能,但每个人骨子里选文选理是要有个打算的。

不薄文科爱理科

想起钱书先生在《围城》里的一段话: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自己系里的先生。

这话虽然写在民国,但在今天看来依然带有浓重的现实色彩。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看不起”的情况呢?我认为,这是和我们这个时代急功近利的心态紧密相连的。我们追求快速的“现代化”,强调GDP的增长,但却忽视了背后起支撑作用的“现代性”。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现代化是缺乏现代性的。

放眼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现代价值的确立。西欧的文艺复兴,美国的《五月花号公约》,都不属于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技术范畴,而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现代制度。伴随着现代价值的确立,社会的进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今天文理分科所产生的冲突、矛盾,很有意思,正是属于当年最叫人看不起的教育学的范畴。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有效,而且必要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越来越强调通识教育。学生不该只局限于某一单科领域,那样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异化,使人目光狭浅。杜甫讲,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我讲,不薄文科爱理科,现代精神始养成。

不过就我观察,我们现在的人文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论文基本靠抄,考试满是教条。我想,这可能也就是方舟子先生痛批文科生,表露“优越感”的原因吧,怒其不争耳!面对现实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冷静地坐下来思考、讨论,寻求解决之道——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吧!:-)

(太原 君玉 山西大学大三)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