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将首调黄河水

从2011年开始,为缓解北京市用水缺口问题,将启动“引黄济京”工程,预计将每年调入3亿立方水。2014年前,北京每年将境外调水4—6亿立方米,利用再生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确保北京市的正常用水。

从2011年开始,为缓解北京市用水缺口问题,将启动“引黄济京”工程,预计将每年调入3亿立方水。2014年前,北京每年将境外调水4—6亿立方米,利用再生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确保北京市的正常用水。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到2011年,已经是连续十二年干旱,可利用水资源量大幅衰减。其中本市居民饮用水的两大水库——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蓄水,加起来也只有12亿方,也就是说按照北京市居民一年用水25亿方标准来算,两大水库即便用干了,也只能解决一半居民的用水。

为此,上个五年时间内,北京市启动了规模最大的节水运动。“生活上,北京提倡节约用水,家家户户都有水表;农业上,数百万亩水田改成旱田;工业上,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对于耗水大户关停或转迁。另外,利用再生水,境外借水,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等。”该负责人表示,这样下来,北京市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支撑了年均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用水需求迅速增长。下个五年,北京市依然面临用水匮乏的考验。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由2010年调整到2014年建成通水,在此之前,北京城市供水硬缺口年均达到5.15亿方。2015年南水北调通水后,每年可来水10亿方,但仍缺水1.9亿方。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用水,北京市只能通过继续超采地下水、借用境外水等措施缓解。从2011年开始,在河北四座水库和山西两座水库外,北京市将增加一座河北水库调水。此外,北京市还将首次启动“引黄济京”工程。河北水进入密云水库,而黄河水将直接调入官厅水库。据预测,年引黄河水量约3亿立方米。

“借水”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策略。一组之前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北京市自有水资源供水能力加上南水北调对北京市的水资源供应量,即使按照人均300立方米水资源量的低水平计算,北京适宜居住人口也不应超出1700万。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北京人口有可能达到2500万人。根据北京市的水文资料,若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北京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会低于南水北调以前的水平。

未来北京市的用水还要靠政府开源节流,向科学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1月23日表示,2011年3月拟召开水务工作大会,届时将出台改革文件,在北京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度中包括节约用水、改革用水管理体系、海水淡化研究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节约用水,今年将加大对定额用水等社会单位的管理力度,同时调整一些高耗水企业。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建立区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行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开展新建重大项目节水评估;建立严格的产业节水准入制度,淘汰高耗水产业;制定完善的节水器具认证体系,城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按照十二五规划,北京市到2015年,全市利用再生水10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利用再生水1.6亿立方米,河湖环境利用再生水4.2亿立方米,市政杂用利用再生水0.7亿立方米,农业利用再生水3.5亿立方米。

城六区现有污水处理厂将全面完成升级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为再生水厂。到2015年,城六区再生水厂达到24座,新城则规划新建、扩建再生水厂30座。十二五期间,城六区还将规划新建首钢等8座水厂,扩建杨庄一座水厂。新城则规划新建门城水厂、通州水厂等15座水厂,扩建城子水厂等4座水厂。

此外,北京市还将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年用水超过1000立方米以上的用户建立监测监管机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