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区广安:积淀 是一种修行

为何中国画家多为大器晚成?因为,积淀是一种修行,不修到那个份上,就薄。区广安一直遵循着恩师袁伟强先生“多练,贵在坚持”的教益,重视积淀。从古法入手,传移古朴,飘逸,意境深厚,书卷气浓郁。

为何中国画家多为大器晚成?

因为,积淀是一种修行,不修到那个份上,就薄。区广安一直遵循着恩师袁伟强先生“多练,贵在坚持”的教益,重视积淀。从古法入手,传移古朴,飘逸,意境深厚,书卷气浓郁。

中国传统书画在过去一直受到漠视,自美院到拍卖行,自学生习作到艺术品流通市场。而随着近几年收藏热的转移,人们渐渐发现,老祖宗留传下的传统才是最宝贵的,艺术界开始对传统创作的现代化语境进行反思, 收藏界也逐渐回归古朴风味。

区广安对这一社会现象用“国力”来解析:“过去国力不强,老百姓都用外国的东西替代改造自己国家原来的一切,民族的东西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变得越来越少,在西洋风潮中夹杂点民族风的东西反倒是成了一种时尚。现在,中国国力强大,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富有了,顿感还是自己的东西好。”这股热潮和疯狂在全国蔓延,人们翻箱倒柜找出古董去鉴宝,升值倍数大是趋向。

从被边缘到抢手货

多年前,区广安曾经在广东画院举办过一次展览,廖冰兄看过后,留下这样一段话:“他是个笨人,很笨。现在各种花招很多,办法很多,结果他还是跟着古人,这么‘笨’地跟,但他跟进去现在又成了。”如今的区广安,在艺术界的高衔虽多,却依然“很笨”。这种孜孜不倦的“笨”,四十多年来,区广安一直坚信是正道。

在中国各大拍卖行中国书画部的专家们看来,国画的时代又来了。今天,这位以前一直被人称作“背时的食古者”、“晚清遗民”、“美术笨人”的国画家,经过四十多年来不断磨练和沉淀,正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峰,在整个国画界,包括学术界和评论界,都对区广安的进步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在《美术》杂志上称其作品“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美术评论人孙克对他坚守传统的追求, 发出了“吾道不孤”的感慨。收藏界纷纷认为其作品创作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随着国内收藏家对中国传统书画创作手法的日益重视,区广安的作品与老师袁伟强及师祖卢子枢的作品,开始被更多机构与个人关注。

民国时期,广东国画研究会和岭南画派并驾齐驱,但前者是延续中国国画的传统,弘扬国学精神,后者则提倡中西合璧,融合中西方画风。当时两位个性极强的人物争得不可开交,方人定代表所谓守旧的传统派,黄般若代表所谓革新的中西融合派,其关于守旧还是革新的争论之后代代相传持续了七八十年。对比岭南画派名家辈出,广东国画研究会一直被“边缘化”。

近年来,随着区广安崭露广州画坛,艺术界开始关注这个曾经失落一时的画派。区广安也被视为广东国画研究会绵延至今的为数不多的传人之一。到了区广安这辈,争论之声固然还有,可大势潮流却更倾向于这种革命时期所谓的保守主义,即区广安所谓“古风去来”,淡定,压抑时依然滋润。

2009 年7 月19 日, 区广安作品个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次展览被认为是区广安的美术作品被中国美术界广泛认可的里程碑,其两幅参展作品《飞瀑乱苍崖》及《烟岭云林》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人民大会堂也在近期收藏了区广安的《江山胜揽》,广东省博物馆也珍藏有其《空山明似镜》,故宫博物院、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联展上,区广安作品受到参展邀请并被收藏。此外,广州市政协也将区广安的一幅《三君子图》珍藏,其中以竹、菊、石代表气节高贵的三种品质,受到官员们的肯定。

在文墨中游山玩水

最近,让区广安最来劲的事儿莫过于丹霞山申遗成功,他耗时两个月,悄悄完成了15 米的长卷 《千里丹霞图》。在丹霞山成功申遗后,区广安曾数次前往丹霞山采风,他说自己身为一名画家,为山川写照是必然使命,他把情怀全部寄托在这片山上,每次去,简单记录些基本元素,不拍照,通过记忆和关键坐标,在心中巧安排,再研读些诸如地貌形成的资料, 对如何用笔墨描绘当地特有石材(红砂岩)了然于胸,区广安为此翻看了大量史料,在感叹大自然无限好风光的同时,更是为古人因这座山写下的诸多精彩诗句而暗自叫好。《千里丹霞图》是区广安国画作品进入全新境界的标志,他用传统的笔墨,把丹霞的地貌重现出来,舵石、巴寨、僧帽峰等景致由一条锦江贯连, 使用了朱砂, 使山石仿佛笼罩着红霞。区广安题诗曰:“碧湖环赤崖,历历见朱砂。半壁悬空寺,深扃隐者家。心随禅意静,谷绕暮云霞。坐久清虚地,人间悟镜花。”这幅长卷重点展现丹霞的“丹、雄、秀、静”,晚霞映照下的丹霞山,覆盖在一片热烈而沉稳的红色中,山石被烟云和锦江水环绕串通。

区广安认为,长卷是中国画最有特色的散点透视形式,千里图景融于画家笔下,突破了西洋画焦点透视的局限。如同摄像机,边走边摄,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画画时感觉到自己在游山玩水,展现出画家精神家园的高尚与丰富。对于自己的创作,区广安表示近些时日有点“顿悟”的感觉,对山水、人物、花鸟的描绘多了几分儒释道三教相通的感受,无数情怀都通过形形色色的理想家园形象跃然纸上,在宣纸上寄予个人胸襟、抱负、学问、追求与文化修养。

为区广安写文章取标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研究丛书之《抱朴守一诸家解读区广安山水画》一书中,各大名家已经将他写得细致入微了,像邵大箴先生题文“在复归传统中寻求艺术革新”、孙克先生题文“斟酌古今 畅神笔墨”、徐恩存先生题文“心境当与笔墨齐”、王金山先生题文“传山林消息 写高士情怀”、广东电视台题片更到位:“古韵禅意写丹青”。区广安的画室“墨池春深阁”为赖少其老先生所题,寓意淡雅随性却又不失心机。室内置有一处池塘,自喻“墨池”,锦鲤优雅着游荡,主人喜好舞文弄墨的,当然,不会像古人那般将一潭水用来洗笔,和楼上阳台边缘处散落的几粒米以此为吸引过路鸟儿栖息小啄一样,是种对天人合一亲近自然的向往;春,顾名思义是对气候和环境的追求,广州地处北回归线上,气候宜人,适合各类花卉植物生长,区广安将阳台装扮成微型植物园,在房里待着闷了,一出门便是盎然春意;最有意味的是个“深”字,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尤以含蓄的人文情怀和宽广的胸襟流传至今,肚里学养深,手上功夫深,胸怀不仅宽广,更求深邃,到头来,印画在宣纸上的墨汁便能展现主人的高深境界。

“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就是能够将诗、书、画相结合,在笔墨中融入诗情画意。”区广安解释自己追求的古意并非复古,而是“蕴含着一种个人的闲情逸致,融会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古人的心领神会”。他追求恩师袁伟强、祖师卢子枢的坦荡,及无欲无求。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