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理财,向师奶学什么?

巴菲特说,投资的诀窍,归根结底,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 。现在,全世界的男人们都在恐惧,师奶们却贪婪起来了。

 

巴菲特说,投资的诀窍,归根结底,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 。现在,全世界的男人们都在恐惧,师奶们却贪婪起来了。

《中国证券报》曾报道了一位人称“蔡姨”的师奶股民,在她们那个“师奶圈”里,堪称人人巨富,家产殷实,无需坐班,有的仅私房钱都过亿元,每天打几圈麻将,每月去一次香港,也消费不了九牛一毛,于是她们都想到了:投资—这恐怕是珠三角整个富裕“师奶阶级”的一个缩影。

女权主义者们大概不会认为这是一则新闻,男人可以有钱,女人也可以有钱,男人可以玩钱,女人也可以玩钱。不过,让我们面对现实,尤其在中国的传统中,男人们不仅掌握着财产本身,更掌握着对财产支配的绝对权力。我们决定是否投资,我们决定如何投资,无论亏钱、赚钱,都是如此—但是突然之间,规矩变了。

师奶们的理财哲学

男性文化对投资话语权的垄断不止在中国有,在《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里,资本家被塑造成这样一群家伙:穿着昂贵的定制西服,双脚跷在办公桌上,嘴边叼着粗大的雪茄,两眼通红,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天文数字,一边对着电话大爆粗口—典型的男性审美, 统治着我们对“投资”两个字的记忆。

女人们呢?哦,当然她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比如在女儿出嫁前,母亲把自己的首饰分给她几件,再告诫她,家境富裕的时候,切记要添上几件,以备不时之需,又或者传给晚辈—保守、胆小,缺乏魄力,这就是我们所以为的师奶们的理财哲学。

但是且慢嘲谑这种哲学,保守的反面可能是武断,胆小的反面可能是鲁莽,只是男人们习惯于美化这些性格。李甲潦倒破产的时候,杜十娘还有百宝箱—当然这是戏本。现实又如何呢?美国金融女性协会(FinancialWomen’s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女性在华尔街高管中的比例还不到10%,也就是说把世界金融体系搞砸的恐怕更可能是剩下那90%的男人。

在他们搞砸了之后的这个金融冬天里,千万别再小看女人那一套。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引发次贷危机的大扩散。从那时开始,国内的黄金价格从200元/克一路上涨,现在已经突破300元,这种公认为低回报率的贵金属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涨幅突破50%。危机一再扩散,市场不断恶化,但黄金却无视大势独自飙升。这难道不正说明,师奶们首饰盒里的东西比道琼斯管用?

比这更讽刺的是,甚至连师奶们的名牌包都比大多数衍生工具靠谱。进入新世纪以来,路易威登的Speedy包售价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一倍, 紧随其后的是迪奥的Lady Dior包,涨幅不下八成。单单在金融风暴形成之后的一年内,夏奈尔的手袋产品就不降反升,三度提价,最高幅度达到20%。看来,师奶们热衷于LV和Gucci,却永远看不明白ARM、CDO和MBS,未见得不是一种智慧。

皮包会像衍生工具那样凭空蒸发,假如泡沫注定要破灭,大家都要裸泳,至少我还能有永不贬值的名牌包用来遮羞。“蔡姨”的话最有代表性:“钱还是在自己手里抓着放心啊!”喜欢有形的财产胜过虚幻的数字,是师奶理财哲学的核心价值观—贵金属、名牌包、房子⋯⋯尤其别忘了房子,这可是师奶们的最爱。

笑到最后的是中国师奶

说到房子,又不得不提起那个标志性的2007年,不过,那一年对中国房地产价格走势的折点意义, 已经无需再重复强调。以广州为例,七八年前,最贵地段的商铺单价也不过4万元左右,到今天至少翻了两倍。房产市场上的“师奶”钱不少,目前,在广州顶级地段珠江新城投资一线商铺的便以女性居多,“师奶”们不仅是房产市场的重要推手,也是最大的受益人。

中国女人把房子用作婚姻的入场券,哪怕做“师奶”之前不催男朋友买,做了“师奶”也会催丈夫买,如果僵持不下,请丈母娘出马也一定要把房子搞定。这就是“丈母娘需求”的由来。虽然是业内人士的戏言,但用来解释中国女人对房子的强烈刚需,倒实在有辩驳不得的说服力。这种狂热的偏好基于无比简单纯粹的动机:没有房子,哪来的家?买了房子,不管家境好坏,起码不怕露宿街头。放在这次金融风暴前,这种观念恐怕只能归档于历史博物馆,但是今天看来,倒不能不说是一种朴素的智慧。在当下持币闯入房市者且按下不说,在2007年以前,听了“师奶”们的话,包你有赚无赔。

也许你会说,次贷危机不正是买房买出来的祸吗?这也没错,不过那是在美国,资本家们使尽浑身解数,设计出精巧无比的金融工具,在骗取买房者一纸合约的时候,其实也透支了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信用。在中国,对师奶们可用不着这样, 房子一盖好,只需“请君入瓮”即可。而且更大的不同在于,师奶们甚至不买按揭的账,更不用说复杂无比的次级衍生工具—贷款比例要尽量少,最好是全款。2010年4月15日“国十条”新政以来,房产市场全款购房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据光大银行与链家地产8月发布的《北京市二手房贷分析报告》,全款购房比例则由新政前的38.9%上升至59.9%,创下2007年1月以来全款购房的最高比例。关于理财观念,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主角是中国和美国的两位师奶,本来这个故事恐怕是希望用舶来的消费观打动中国的师奶们,现在看来这个故事对中国人的潜移默化并不成功,反倒因世界经济的严寒时势,显得有点滑稽—美国师奶的房子搞不好已经被银行收回拍卖了,笑到最后的反而是因循守旧的中国师奶。

金融市场上,泡沫总是一次次被吹大,又一次次被吹破,循环难以避免。而每当经济形势黯淡时,节俭、保守、复古的理财观总是会被人们重新发现。穆斯林世界的金融业至今遵循《可兰经》的古老教条,放贷者不得从贷款中收取利息,基于这一点建立起与西方金融体系大相径庭的穆斯林金融系统,从原则上排斥赌博、投机以及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类工具,他们从不涉及次级贷款或者高杠杆的市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穆斯林金融界的逆势增长为阿拉伯人津津乐道,时而放出“穆斯林才能拯救世界经济”的豪言。其实,这一套金融哲学和我们的师奶理财学何其相似,照此说法,师奶们又何尝不能是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呢?

人常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师奶们常说,他一理财,就不理我。大概是因为我们太习惯于扮演那个狠角色,自信满满,生杀决断,永远为自己的决定辩护,即使这一次错了,下一次也总是对的。与其说男人们爱财,不如说他们享受这种对金钱的操纵欲和话语权。与师奶们不同,男人理财时几乎很少愿意咨询他人的意见,尤其看不上女人们在投资风险面前的犹豫和踌躇。不过,至少听一听巴菲特的话吧,下一次,在你的内心泛滥着贪婪的时候,何妨留心一下身边人,她的眼中是否滑过一丝恐惧呢?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