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柏林电影节到底有没有那么政治?

法国《电影手册》前任主编傅东认为,“评委每年都会有所更换,即便有个别评委从政治出发,而非艺术地评判作品,也不可能左右整个电影节。”

责任编辑:袁蕾 李宏宇 李邑兰 实习生 陈识

“冰冷的柏林电影节结束了,我期待有阳光、沙滩的戛纳。”2011年2月19日晚,第61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一位以色列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他年过半百、头发花白,参加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电影节,“毫无疑问,对我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冷’的电影节。”

1954年的柏林电影节特别在东西柏林的交界处置放了许多海报,面向东面进行宣传。当时,柏林墙还没有建立,但冷战气氛已经愈演愈烈,连电影节也在劫难逃。

创办于1951年的柏林电影节从1978年开始固定在每年2月举行。柏林全年几乎一半时间没有阳光,尤其以2月最为寒冷。气温不过零下一二摄氏度,但欧陆寒风劲吹,在户外呆上一会儿就会瑟瑟发抖。难为了各路明星,从麦当娜到文德斯,穿着少得可怜的衣服,在寒风中走过红地毯,还得不时停下接受突如其来的媒体采访。

与其他国际知名电影节相比,柏林电影节的关键词是政治。南方周末记者近十年来曾多次就这一主题深入柏林进行报道。而电影节高层从不避讳它诞生初期的冷战色彩,乌尔里希·格雷戈尔从1960年代开始就在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工作,当时的德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阵营。“电影节确实是冷战的产物,当初创办的目的非常明确,口号干脆就是‘自由世界的橱窗’。”

“对立阵营”的电影,哪些能来柏林?

1970年,在格雷戈尔主导下,电影节在竞赛单元外开辟了另一个展示各国新电影的阵地,也就是后来影响日深的论坛单元。格雷戈尔开始与东德、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电影人接触,私下了解谁拍了什么作品,然后与这些国家的政府主管机构接触,力争突破意识形态的壁垒,让这些电影人能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柏林与观众交流。

柏林电影节看中“对方阵营&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