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0110310)

我盼望未来的高考制度,能像“社保全国流通制度”一样向前迈进一大步!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女儿将在哪里高考

◆回应“2010年“两会”议案下落”(2011年3月3日A8特别报道)

俞学文先生“放宽对高考的户籍资格限制”的议案提得太好了,深有感触!我和爱人在北京定居将近十年(户籍仍在江苏)。女儿刚9个月大,她将一直在北京成长、学习。将来回江苏高考不现实,想在北京高考又不允许。我考虑未来规避购房政策去天津或河北再买一套房以便落户,目的就是为了让女儿就近参加高考……很多人不就是因为户籍问题在北京周边购置“二套房”的吗?一些房产宣传语不就是“拥有蓝印户口,让子女教育问题在同一平台上”吗?我盼望未来的高考制度,能像“社保全国流通制度”一样向前迈进一大步!

(北京 李霞 职员)

令人遗憾的“大跃进”遗风

◆回应“钱学森‘万斤亩’公案始末”(2011年3月3日D23副刊)

“大跃进”时期,一位同学的母亲因平日受冻挨饿,忽逢春节,生产大队举行一餐大吃大喝,不由惊喜若狂,一顿猛吃猛喝而撑破肠胃而亡。针对领导干部大力提倡密植可高产,亩产达几万斤、几十万斤的“科学方法”和狂热口号,本地一位水利干部梁焕木(1990年代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水利战线劳动模范)冷笑应对,说:“密植可高产,那秧田(禾苗苗圃)可扒饭(不劳而获);亩产几万斤、几十万斤?你们是把稻草也一起称进去的吧?!”后来他被划为极右边缘分子。我们村子里的人,不少因饿肚子,生了浮肿病,四处找豆腐渣当补品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