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两会”应有的担当

把大麻烦留在“两会”上,进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和日常行政中,社会自然就稳定了。这样的稳定,才是民众真正希望的稳定。中国的“两会”必须有这样的担当。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本次人大会议和去年有哪些不同?”这是2011年3月4日记者采访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李肇星时提出的问题。

坦率地说,我们同行的这个问题问早了,因为彼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还未开始,真是很难作比。但李肇星还是答了,“今年是第四次会议,去年是第三次会议。”一句大实话不失幽默,此时此刻又正确无比。不过,李肇星又接了一句,人大越来越开放是肯定的。

“两会”进程证明,这加多的一句不是空留希望的“光明尾巴”。近日的“两会”的确有了一些新意思。

比如,“两会花了多少钱”就第一次有了明确的面对公众的答案。这个问题近几年国内媒体老提,这次又被美国记者摆到了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面前。赵启正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回答是,手头暂无数据,稍后电邮或短信告知。通常情况下,这会被认为是官员们针对敏感问题的太极起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