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10331)

目前在财税体制,金融市场形成,法治国家的建设,教育、科研体制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问题。这些障碍能不能得到克服,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这些改革都需要有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而不是一些零碎的、个别的政策调整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蒲思伊

No.1 转型要清除障碍,改革要增强动力

《北京日报》,2011年3月28日,作者:吴敬琏

(原文摘编)中国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长期存在的过度储蓄和消费不足这种不平衡的情况。第二,过去多年,特别是过去两年存在的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其后续效应开始显现,也就是价格上涨,通货膨胀。

这两个看起来互相矛盾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长时期以来用投资来驱动GDP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投资回报率和消费率不断下降,是这种模式的结果。同时加上内需不足,只能采取用进出口顺差去弥补国内需求不足的方法,导致货币政策变得非常被动,被动地采取了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采取稳健、灵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当然有相当的难度——中国超发货币的规模已经属世上少见的水平,紧缩是必须的。但同时因为投资规模已经很大了,紧缩力度不足,会难以实现稳定,力度过猛,又会引发市场崩溃。我们对政府有信心,但更应认识到,这种稳定是短期的。要实现长期稳定,还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而实现转型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已经提出了30年左右,正式列入五年计划或五年规划也已经15年了,但实施的结果并不如人意。问题在我们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机制上。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用旧体制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比如,在政府的主持之下,技术升级也好,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好,会造成投资效率降低,甚至可能造成类似过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跃进&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