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省级纪委书记“空降”——纪委书记调任渐成模式

对于异地为官制度,有各种质疑,不过对于纪委书记“异地调任”的质疑声则小得多。与其他绝大部分职位不同的是,纪委书记的定位是“治官之官”,而非“治民之官”。

责任编辑:李梁 马昌博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湖南省纪委一位人士表示,相对省级纪委书记而言,县一级纪委书记“异地调任”的成效会明显得多,因为“小地方特别讲人情关系”。

“治民之官”需要对当地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责任、情感。而纪委书记作为“治官之官”也许恰好相反,“不太需要考虑人情,人际关系简单,监督更易客观公正”。

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叶青纯(前左),之前曾担任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江油市政府网/图)

近期,各级党委进入集中换届期。3月初,山西、吉林、山东三省纪委书记调整,全部异地调任,再次引起媒体热烈议论。

2006年各级党委集中换届时,一批由中央部门或其他地方“空降”至当地任职的省纪委书记,也曾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5年来,省级纪委书记异地调任的力度不断加大。南方周末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在大陆的31个省份中,目前,“空降”省纪委书记已有19人,占总数的六成以上,而且囊括了所有直辖市和除海南外的所有沿海省份。

尽管对于纪委书记是否应该异地调任,中央并没有具体规定,但经过几年来不断试验,到此次换届期间,中国各省级纪委书记由异地“空降”已渐成常规化的调整方式。“异地调任”对充分发挥纪委监督职能,扼制腐败蔓延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

地方交流与中央下派

“任期短”成为2006年以来“空降”的省级纪委书记的一大特点。

目前的中国19位“空降”省纪委书记,可明显地分为地方交流和中央下派两类。

其中11人为地方交流,除宁夏自治区纪委书记刘晓滨是在2006年入宁,担任过一年半的区委常委和区委秘书长等职外,其余官员在就任该省纪委书记时,都没有当地任职经历。同时被异地调任的干部中,多选择的是在同一地方长期工作的干部。

可归为中央下派的8人中,只有天津市纪委书记臧献甫一人没有明显的中央纪检部门背景。臧献甫此前长期在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政治局国家机关工委等中央机关任职。

北京市纪委书记叶青纯曾长期在中央纪检系统工作。据媒体报道,他曾担任过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的秘书。

2008年8月,在江西省原纪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