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10414)

给中小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政府不差钱,差的是担当。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靳万莹

(2011.4.5-4.12)

No.1 孩子的午餐问题是个国家问题

《长江日报》,2011年4月11日,作者:李琼

(原文摘编)媒体和爱心人士发起“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幸运落在了贵州黔西县沙坝小学和河南鲁山县桐树庄小学的学生头上,但此举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方式却令人担忧。

时下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中午不能回家或成为寄宿生。上学路遥远让很多孩子吃不到正常的午饭。这不单单是家庭贫困问题,也不单单是教育贫困的问题。

说到孩子们吃饭的问题,就不能不提到印度的例子——一个为1.2亿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午饭的发展中国家,这证明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问题。日本的《学校营养午餐法》于1954年颁布,明确实施营养午餐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改善国民的饮食生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义务教育各学校的领导必须努力实施学校营养午餐”。如果我们不把义务教育认作就是让孩子学知识这么简单,那孩子午饭交给谁,营养和安全由谁来保障,就是再明确不过的。

孩子们的午餐问题,不能仅仅当作一个贫富差距问题,也不能成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解决所有上学孩子的午餐问题不是一个扶贫帮困行动,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最基础的部分,是一个国家能不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基本生活和营养保证的义务教育问题。如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