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样子”——一个中学教师的小说和现实

教书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传道、授业、解惑,实际必须围绕着校长转,才能端好这碗饭。我教书17年来,时有生存的恐惧感。我写小说是释放我的恐惧感。

责任编辑:姜弘 陈军吉 实习生 蒋潇

小说被当成“纪实文学”

梁卫星当了17年中学语文教师,写了一本小说。

2010年11月底,《成人之美兮》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全国不同地方的教师读者纷纷“对号入座”,明明是小说,他们惊呼为“纪实文学”。梁卫星说,小说写的不少在现实中确有其事,虽然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见,但他惊讶的是,这种事情怎么有这么大的普遍性?但小说在普通老师和学校的领导者之间引起的反响不一致,一些校长们看了,觉得隔膜,“怎么会这样呢?”

高二年级学生在新课改后,收到118本资料,使用过的只有59本,有学生发现两本书没有发,价格却没有少。学生集体找校长谈判,最后,学校给学生打了折。 (受访者提供/图)

梁卫星最早写这部小说的想法始于2004年。他和“范跑跑”范美忠那时都活跃于“天涯社区”,而范美忠是四川《教师之友》杂志编辑,他就拉梁卫星给杂志写稿,但随后《教师之友》停刊了,直到《教师之友》的执行主编李玉龙2008年又跑到江西参与创办了《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而梁卫星的小说也在2008年底写出来第一章,李玉龙就在2009年的杂志上连载了一年。“《成人之美兮》反映了这些年来社会腐败在教育中的投射。也是我这些年读到的全部教育文学中,对于课堂、对于前卫的教育思想描述最富价值的教师成长手册。”李玉龙说。

这是一部中学教师的忏悔录。本来“成人之美”的职业,实际上陷入难以救赎的“崇高感消失”和道德扁平化的苦况:从学生身上赚资料费的回扣,为蝇头小利明争暗斗,以见家长之名索取红包,女教师陪教育局领导跳舞以获提拔,在学习压力下女学生跳楼自杀,校长搞基建,赚够了跑到南方……

梁卫星学校里一位人物对他说,“小说在杂志上发就发了,不要再出版单行本了。”梁卫星当然没有听从这种建议,小说出版后,单位出台了“教师十条”,其中一条是“教师不允许发表不和谐言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比小说中的故事更为荒诞。今年大年初九,梁卫星所在地区许多高中学校的校领导带着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庙里烧香,为高考祈福。当地有个传统,年初九烧到头炷香预示吉利。学校掏了3000元,争得今年的头炷香。

学校的车队前一天傍晚就出发,同事们住在寺庙附近的宾馆里,聚餐后一起打麻将。

子时,校领导带队,同事们进入庙内,和尚分发了黄纸,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名单抄上,并将希望考北大清华的学生加以标记,将黄纸卷筒扎绳后,交给法师施行祈福。木鱼钟磬,香烟缭绕,众教师跪拜如仪。

一位老师用手机拍到了烧香的照片,他告诉梁卫星,要早知道他在写小说,他一定会提供这个细节。

梁卫星

写小说是释放恐惧感

梁卫星写教师的众生相。没有一种“相”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相”。

小说最让人尊敬也最让人怜惜的人物是“海无言”老师。一方面,他富于思想才情,在知识界的重要报刊发表文章,也是网络中的活跃人物,参与几乎一切热点事件的讨论,课堂上跟学生打成一片,引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