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四海】车车车,变味的美国梦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把大城市轿车数量降下来,发展公共交通,让汽车工业把市场转向农村。怎么让城里人放弃私家车呢?政府不能强令,要用经济杠杆。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靳万莹

纽约私家车极少,这些年路上还专门划出了许多脚踏车道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里,美国贫农遇上大萧条,闯西部去谋生,靠的是一辆塞满家当的皮卡;在同名百老汇剧中,舞台中央从头到尾吸引眼球的就是那辆救命的车。汽车真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不但给人的活动带来极大方便,更催化出一种社会流动性最大、经济活力也最大的新体制。

十年后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问世,很快成为美国文学中反思美国梦的经典。推销员威利也每天离不开车,可这车在米勒眼里几乎成了悲剧之源:二十多年前他开着轿车到处卖货风光无限,现在卖不出货了,开车也老眼昏花差点撞墙;挣不了钱,又想给家人弄点保险费,竟开着这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