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支出”,总理喊你晒太阳

神秘的“三公支出”,在预算编制中其实一直都有相当明确的科目。公开这些支出,在技术上已非常简单,只需打开电脑,动几下鼠标。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神秘的“三公支出”,在预算编制中其实一直都有相当明确的科目。公开这些支出,在技术上已非常简单,只需打开电脑,动几下鼠标。

6月底,是“三公”支出应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5月4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6月底,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向社会公开;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三公支出”是指政府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公务用车购置和公务用车运行和维护费用”。由于“三公支出”数额巨大,又不公开透明,民众对此多有抱怨,并将之称为“三公消费”。

三公消费不公开,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认为技术上存在困难。曾有预算领域的高层人士就公开在媒体面前讲,“不是想不想公开的问题,而是三公的开支在预算里找不着。”

当下预算编制里有没有“三公支出”的科目?有!

每年编制预算时,财政部都要向中央各部委以及各级政府印发当年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十六开本,大约有200页,对政府的预算收支科目,定义得相当详细。每年各级政府部门的预算,就是按照这个“科目”来编制的。笔者手头就有从2007年到2011年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每年一本。

从2007年的科目中,就可以查到:

1.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里,有302类(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下的第10款是“交通费”,其介绍为“反映单位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另外,分别有309类(基本建设支出)下的第04款和310类 (其他资本性支出)下的04款,名称都是“交通工具购置”,其介绍为“反映用于购置各类交通工具(如小汽车、摩托车等)的支出(含车辆购置税)”,这就是所谓的“公车消费”科目。

2.在302类下,有第17款“招待费”,其介绍为“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这就是老百姓所指的“公款吃喝”科目。

3.同样是在302类下,有第12款“出国费”,其介绍为“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出国的住宿、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支出”,这就是俗称三公消费里的“公费旅游”科目。

从2007年至2010年,这些科目没发生任何变化。到2011年时,才出现小小的名称上的变化,比如“出国费”变成了“因公出国(境)费用”,介绍中增加了“培训费”。

我国的公共预算改革从1999年开始以来,在技术设计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神秘的“三公支出”,在预算编制中其实一直都有相当明确的科目。公开这些支出,在技术上已非常简单,只需打开电脑,动几下鼠标。

全社会都在期待着。

(作者为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

网络编辑:王茜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