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诺贝尔奖•化学 】“准科学家”的准晶体

准晶体是自然界固体物质中的另类,发现它的科学家起初也被另眼看待。

责任编辑:朱力远 实习生 杨海泉

准晶体是自然界固体物质中的另类,发现它的科学家起初也被另眼看待。 

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奖评选委员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谢赫特曼在29年前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

这次发现,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晶体学权威、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Pauling)曾公开声称:谢赫特曼是在胡言乱语,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

为维护自己的发现,谢赫特曼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家对固体物质结构的认知。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

令人着迷的准晶体

准晶体是自然界固体物质中的“另类”,它不具备晶格周期性,却显现长程有序性。

在晶体结构中不允许出现5次和6次以上的旋转对称性,这是被写进教科书的国际学术界主流观点,一百多年来没有人去怀疑它的正确性。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就总结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为了满足晶体的平移对称性,晶体只能出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