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评奖有悖学问之道

由国家机关出面,组织重大课题攻关计划,让学者去投标、竞标,获取高额乃至超额的科研经费,然后由中标者组织人马,在规定的数年内,完成课题,有套用“计划经济”的模式来“计划学术”之嫌。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刘紫云

由国家机关出面,组织重大课题攻关计划,让学者去投标、竞标,获取高额乃至超额的科研经费,然后由中标者组织人马,在规定的数年内,完成课题,有套用“计划经济”的模式来“计划学术”之嫌。

政府导向,计划学术

坊间有关中国学术界的现状,颇有些议论。从表面看,国家财力日臻发达,对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支持,也日益增加(这“日益”两字,许多教育界、科学界的人士,一定比我更有体会)。但细究其实,这一对学术的支持,又大都采用一种形式,就是由国家机关出面,组织重大课题攻关计划,让学者去投标、竞标,获取高额乃至超额(因为常常最终消化不了)的科研经费,然后由中标者组织人马,在规定的数年内,完成课题。最后再由政府机关出面,组织人员对完成的项目,做出鉴定和评价,并评定出优劣,对优秀课题的完成者再给予荣誉和奖金。

显而易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导向十分明显,有套用“计划经济”的模式来“计划学术”之嫌。让这种模式的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常态,会产生一些明显的问题。

其中之一,是像计划经济一样,政府的机关人员(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受过良好教育,或许可称他们为“前专业人士” [proto-professionals],因为他们以前也从事过专业研究,但现在的工作已与专业脱离)无法全面掌握学术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选择规划有利于学术长期发展的计划。换言之,学术的发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