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11124)

香港商人萧百佑塑造一个“狼爸”的形象,告诉你子女上北大的秘诀是棍棒,但他绝不会告诉你他子女上北大的原因是通过比内地高考难度低几个数量级的港澳台联考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江维维

N0.1 恶之平庸

《新世纪》周刊 2011年11月21日 刘瑜

(原文摘编)艾克曼曾经作为纳粹高官参与屠杀犹太人。汉娜·阿伦特为他写过一本书《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关于“恶之平庸”的报告》。是说:艾克曼并非恶魔或变态,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是纯粹的不假思索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罪犯之一。”“不假思索”意味着,当上级命令传达下来,下级就去执行。如果有一天有人追究罪责,下级就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解释多合理,都应表彰其敬业了。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无辜。甲不过是给犹太人做种族登记的小办事员;乙是奉命把犹太人从家里驱赶到隔离区的警官;丙是把犹太人赶上火车的乘务员;丁只是维持集中营治安的保安……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监狱实验。24名学生随机抽签,一半当“狱卒”,一半当“犯人”。结果在一周的角色扮演中,演狱卒的学生越来越残暴,演犯人的则越来越卑怯。短短一星期,一个实验的环境,角色感就可以改造人性。现实中,有多少人经年累月地藏身于各种制度化的角色中,而其人性又在角色不断内化的过程中不断萎缩?

用角色开脱恶行,便利在于那个角色中的“我”不再是我,而仅仅是“他”:某警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