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值得关注的艺展和作品

人类文明不断改造着地球的面貌和生态系统原有的功能;人类犹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的困兽,焦虑和不安全感日益深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冷漠、恶化。自然山川之美,在人类生活中渐行渐远。自然—生命和精神的家园 ,成了人类生存的“别处”。

《立体城市》

“立体城市:未来中国”集合国内外城市规划与研究专家、国际顶尖建筑师、艺术家、城市环境和生态学者,及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的力量,探讨如何在地球土地、能源等各类生存资源愈加稀缺的背景下,营建理想的人居环境和未来城市生态。

针对“立体城市:未来中国”的议题,荷兰前卫建筑师群体MVRDV运用其独创的“数据景观”,对中国的人口迁徙、土地分布与使用等状况进行了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分析,针对气候变化、土地、食物与水源的短缺等问题,在艺展现场的空间竖立起一个理想中的中国未来城市。(图1)

立体城市

《不自然》

展览中,传统中国文人式的对自然的热情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被呈现。14位建筑师与艺术家利用通常在厨房,实验室或是快餐厅中可常常见到的人造材料创造出了家具,空间,或是未定义用途的物品。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往往将人们错误引导到对天然材料的偏爱却忽略了许多天然材料无法再生的事实,因此,艺术家们通过合成材料来重新思考生态和可持续性的话题。

艺术家丁乙、郑在东,建筑师孟岩、陈旭东、华黎展示了他们个人的山石,而祝晓峰与卜冰的作品分别指向云与水,张斌/周蔚设计了食案/牌戏合一的私家山水,马清运的环与徐甜甜的花瓶相对抽象且引入与身体的互动。张永和、刘家琨、大舍的作品则将这些人造材料的内在之美展现至极致。(图2/3/4/5)

《山水》

人类文明不断改造着地球的面貌和生态系统原有的功能;人类犹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的困兽,焦虑和不安全感日益深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冷漠、恶化。自然山川之美,在人类生活中渐行渐远。自然—生命和精神的家园 ,成了人类生存的“别处”。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学与绘画中是对“自然”的指称,在这里则意指城市之外的地球自然生态。城市之外,自然山水、野生动植物、淳朴乡村⋯⋯山水之美、山水之殇、山水之救赎,都是这个展览关注的范围。

汪建伟作品《隔离》,利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流行的所谓“社会主义”样式的生活家具,建造了一座“环保纪念碑”,以壮观的视觉语言警示人们关注在环保上说与做、名与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而周伟的《自然生态》,则运用 “人工绿植”,制作了大量可以乱真的塑料爬墙虎,包裹展馆的外墙。作品是对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一种无奈、矛盾的复杂心态的隐喻,也试图引发环保理念与经济发展间复杂关系的深度思考。(图6/7)

《山水2010 H2O》

水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必备元素,也没有固定的形态,常被看作一种善变和易逝的符号,是对自然感兴趣的艺术家的“母题”之一。第二届“山水”展将集中关注“水”(H2O)的主题。一系列以“水”为题的影像装置作品,旨在以“水”为线索,通过对人与水的关系的探讨,从不同维度激发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来自美国的先锋影像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带来作品《洗礼》,描绘一男一女清洗身体的仪式,缓慢活动的画面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水流中弥漫着静谧、冥想的视觉情绪。巴西裔德国女艺术家贾奈娜·查普则用四频影像作品《血,海》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美人鱼、塞壬女妖等神秘女性游弋在阳光穿透的海底幻境中。中国艺术家王功新根据场地特别创作了影像装置《雨,或水》,通过画面和音响精心营造了一个富有戏剧感的影像情境,让观众猝不及防地置身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收获真实而不寻常的心理体验。宋冬则根据最近从公共平台收集的1910年至2010年的100个历史人物与事件画面,创作了一条触手可及却转瞬即逝的“历史的长河”,在充满怀疑论色彩的长短虚实之间,探讨人与记忆、时间、历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图8/9/10)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