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随想

国家对纪录片产业关注有加,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应如何利用契机,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中外业界交流和交易的平台?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彭军淋

2011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正式改名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无论叫“大会”,还是叫“节”,这里一直是中国纪录片制作人的福地,有许多最终成功的纪录片都是从这里跨出的第一步。

范俭的《活着》曾于2009年底在这里的市场单元开展预售,几天前它又在这里获得评委会特别奖,成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结出的一枚硕果。不为人知的是,这几年中国最成功的纪录片之一《归途列车》也于2007年来广州寻找投资,作为第一部官方意义上的中外合拍独立纪录片电影《千锤百炼》,也是在这里接触洽谈了第一笔国际投资。

国家对纪录片产业关注有加,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应如何利用契机,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中外业界交流和交易的平台?

2011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波兰影片《阿根廷课程》获评审团大奖。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图)

能多放片子吗?

在来广州纪录片节之前,《活着》刚刚参加了IDFA(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影片入选IDFA中篇竞赛单元,宣布每个单元前三名提名的那天晚上,我们被请到提名典礼现场的高台之上,一人一杯香槟。虽然最后没有被提名,但那种被尊重的感觉,仍然让人小小地感动。三场对公众的放映,我们看到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对片中人物的喜爱;最后一场放映时我们还为片中历经磨难的那个家庭募集了170欧元的捐款。回到广州,我们获奖了,遗憾的是片子没有机会在影院安排放映,好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电影节要有强悍的展映,竞赛片的展映尤其重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