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张艺谋讲解《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如果拍一个历史题材的电影,立即变成民族间狭隘的仇恨,这个电影是不对的……都是历史的故事,今天都是要在战争和灾难等等题材中去提炼和观照人性。

责任编辑:李宏宇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彭军淋

○ 南方周末:你拍这个电影,有使命感吗?

○ 张艺谋:没有。如果拍一个历史题材的电影,立即变成民族间狭隘的仇恨,这个电影是不对的。

“涉及外国人、宗教和二战的题材在官方那里一般不太受欢迎。但因为这部影片讲的是我们是怎样的人,以及为了救人我们愿意做什么样的牺牲,政府事实上很支持。”2011年11月12日,张艺谋和张伟平在美国出席了为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举行的电影放映会。该协会是美国电影金球奖的大本营。

和《活着》不同,《金陵十三钗》很快就通过了审查,在9月19日拿到了公映许可证,3天后,又由国家电影局确定,代表中国参加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评选。

日军屠城,教会女学生和十三个避难妓女一起被困教堂,“十三钗”最终代女学生赴死。小说让张艺谋常想到一个定格的画面: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他为这个独特的画面感动。 (剧组/图)

《金陵十三钗》改自严歌苓的中篇小说,她的好友——和张艺谋合作过《三枪》、《山楂树之恋》的《十月》杂志编辑周晓枫——把它推荐给了张艺谋。张艺谋看完小说,买下电影改编权,找来作家刘恒做编剧。刘恒是张艺谋电影《菊豆》和《秋菊打官司》的编剧。

美国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给张艺谋推荐了男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好莱坞顶尖的乔斯·威廉姆斯战争特效团队。2011年2月,在“十三钗”拍摄过程中,贝尔凭影片《斗士》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贝尔在“十三钗”中饰演一个嗜酒的美国殡葬化妆师约翰·米勒,正在南京谋生。本来是去教堂做一单业务,日军的屠城却把他困在了教堂。同样受困的还有来不及逃走的一部分教会学校女生,和一群贸然闯来避难的妓女。

《金陵十三钗》本来叫《南京英雄》,中途改掉,以强调故事主线中的女性特征。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开始至今,张艺谋花了数年时间研究南京大屠杀;一些取自历史照片的画面,在影片布景中重现。

国内电影发行业界人士测算,《金陵十三钗》的票房要达到10亿元才能收回6亿元的投资。此前,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是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超过6亿。

2011年9月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几乎所有美国电影购销商都到场观看影片。但离开多伦多时,销售业绩却不太理想。这让《金陵十三钗》把投资回收的希望放在了华语市场。制片人张伟平强硬要求提高片方的票房分成比例,在业内掀起风波,最终由电影局调停,定下折中规则:票房在5亿之内,新画面分45%,票房过5亿之后,新画面得41%,院线分得59%。

12月12日夜10点,导演张艺谋在北京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南京题材,空间很小

南方周末:在诸多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文学作品中,严歌苓的小说独特在哪里?

张艺谋: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故事,已经很多很多,未来还会不断拍成电影电视剧。可已有的作品,大部分都形成了悲剧、悲壮的正剧等等,这个题材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认知上,几乎已经接近规范化了,空间很小,拍得不好,非议还很大。

严歌苓的这个小说在这种空间很小的地方,有了新的突破。以小女孩孟书娟的视点展开叙述,就是一个突破点,它非常值钱。小说让我想到一个定格的画面: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我为这个独特镜头而激动。

南方周末:所以孟书娟的画外旁白,结构起了整部影片。

张艺谋:关于这段历史,一个十二三岁小女孩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她记住了什么,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特色。我自己是这样想的:这个小女孩没有记住残酷,她记住了美丽。我们愿意忘却那些痛苦,我们记住那些美好,这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所以我相信,如果活到今天九十多岁,孟书娟最后的记忆应该是美丽的。

她记住了这些美丽,其实就记住了这些可贵的、可歌可泣的人。我觉得外表的美丽,画面的美丽将和内心的美丽融合在一起,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可能就是这样的东西让你会觉得:哎,这个南京题材跟别人不一样。

文学策划周晓枫顾虑这类题材拍得太多,或者说一直没有断,我倒觉得恰巧是最挑战我的。某种题材当你一闭眼睛就已经能想到基本的风貌,那就非常固定化了。越是固定化的题材,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