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专题 天下 情怀】戴志康 异想天开,不好吗?

戴志康已不再需要过多的称号来解释、奠定地位,虽然不像王石、潘石屹那样为人熟知,却像他所喜欢的动物——鳄鱼,安静地在那里匍匐,一旦出击,就能捕获丰盛的猎物。他秉承着中国特有的中庸之道,在繁华的都市里,寻求心灵的慰藉。

戴志康已不再需要过多的称号来解释、奠定地位,虽然不像王石、潘石屹那样为人熟知,却像他所喜欢的动物——鳄鱼,安静地在那里匍匐,一旦出击,就能捕获丰盛的猎物。他秉承着中国特有的中庸之道,在繁华的都市里,寻求心灵的慰藉。

电话那头,戴志康那不温不火的“禅音”,驱散了盛夏的烦闷。待获知要接受一个关于现代人心理世界和精神修养的话题探讨时,他毅然说:“我愿意谈。” 顿了一 下,“一个小时后,我们有个无极书院的毕业典礼,请你来观摩这些学生的表演吧。”这么坦率的应允,远别于平日生意场上的过度谨慎—刚果(金)的总统代表曾 三番五次地前来戴志康办公室洽谈矿产开采开发合作事宜。

 

“问道无极,亮剑天下”

戴志康所说的无极书院,是这位商界领袖最近几年极其热衷的为大学生提供学做人平台的公益项目。这是一个为期20天的优秀大学生培训活动,学生分别来 自北 大、人大、复旦、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中国名校的优等生,通过组织方网络与面试选拔后,利用暑期放假间歇,聚集喜马拉雅中心(戴志康打造的上 海新文化地标),坐而论道。所有来此授课的讲师和嘉宾(袁岳等思想界、财经界成功人士),都是戴志康的好朋友,不收任何费用。

无极书院创办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培养出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具有国际视野,有志在全球创业,中国经济、文化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文化在五千 年的历 史长河中永远是第一,无数的先人在过去的120年、60年、30年里为努力从低谷站起来,奋发图强、努力向前,实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而中国要再次 回到第一,希望就在青年人的身上。即使中国的经济、科学都在迅速发展,甚至达到领先的地位,但这还远远不够。若要成为各方面的第一,就需要培养出各方面的 领袖人物,为中国的伟大复兴注入力量。”戴志康对此深怀信心。

无极书院的主页上,有一行字“未来领袖,舍我其谁”。毕业典礼上,戴志康骄傲地对着台下的莘莘学子说,因为第一才能进清华、北大,因为第一才能进无 极,要 成功就不能有屈居他人之后之心。学生们见到戴志康时,高兴地喊他“戴爸”,他能够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与他们讨论未来。戴志康经常坐在教室后排或某个 不起眼的角落,与学生们一起听课,还会抽出时间为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史。同时他还指定把《易经》、中国古典艺术字画的品鉴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他乐意为这些学生提供某种支撑、推动,做个领队或者教练。在旅途中总有孤独,自己来不及做的事情,希望“无极”的学生能够跟上。

在喜马拉雅中心的庭园中央,戴志康开辟了块地方种水稻,过起了在世中出世的桃源般生活。但就像古代的士大夫一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物质财富的丰足已经不再成为生活的标杆,它更指向人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倾听—社会的回馈。

财富与身份,应建立在品位和文化上

一个身居财富与权力巅峰的人,其作为显现了心境。戴志康的心境有层次,有递进,也有渊源。

之所以十年如一日穿不变的中式套装,戴志康是认为西式的制服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接受。刚到上海的那几年,戴志康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住在200平 米的普 通公寓里。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更准确来说是喜欢现代与中式结合,这些中国古典情结似乎就存在于他的血脉里。于是,他建立起了自己的理想家园—九间堂, 再现了“庭院深深”中的中式建筑传统和建筑意趣,饶富诗意。

如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戴志康在率性之余拥有自己的道:豪华的生活应该建立在品位和文化上。在中国地产界,号召尊重文化的不止一个,直到现在,成 功的 “创意社区”却不多。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文化、艺术消费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戴志康却要叫板,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能将艺术与建筑相融合的国度,例 如江浙一带的山水园林,每个物件、每个角度都是精心布置的艺术。“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的开发商,而是为中国人打造精神家园。”

从2002年花费三百万巨资收藏法国超现实主义大师的大拇指雕塑,以及美国著名雕塑家罗伯特·印第安娜的雕塑—LOVE,戴志康将艺术作品融入到了 商业地 产中。他说,要打造不同于其他开发商的色彩,为社区添一点文化氛围。艺术、文化的追求确实有利于商业,把房地产当作艺术来做,更充满了人文的气息。

“物质会消亡,但是文化却能够在时间的历练下久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百年老店能留下来,不是商业本身的经营,而是它承载的有些东西能够超越当下、超越金钱。企业的寿命往往在50年,我也不期望能够将证大做到永久,但一些人文的东西希望能够传承下去。”他说。

现代化的社会把人变成了经济结构中的某个功能,把挣钱当成了最重的目标。“人们逐渐忽略了存在的本质,是生活而不是生存。再高的大厦也达不到天空的高度,超越了自然的界限,划开了人们最原始的渴求。”

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戴志康很爱古琴,喜欢却没有认真学。他说,这是愿望与现实的差异,自己没有好好花时间,不过可能在以后尝试改变。“琴者,情也;琴者,禁也。”琴, 在中国 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或许就是因为这一份相同的气韵,才使 得戴志康会对古琴深有眷爱。

他创办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艺术馆—证大现代艺术馆,提出了开放式博物馆的概念,意图把艺术融入到当代社会中。虽然人们常常问到,一个由农民家庭出生的人,如何能够鉴别那些高深莫测的艺术品,而他一定能够非常从容地告诉你,这是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他所追求的是艺术人生—艺术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艺术,两者阴阳统一。“商人不过是他的角色,就好像一个演员接到剧本,他只是去演,但那并不是他本身。”

多年前很多人第一次到上海的大世界,觉得很好玩、很新鲜,可是随着岁月的变迁,大世界里的娱乐项目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戴志康旨在打造新的文化地标,成为上海人、乃至中国人新的文化记忆。

张謇—这位承担起厚重而广大的天下情怀之士,乃戴志康最为崇敬之人。古人云,“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在自我发展之后,更追求的是人文关怀,精神满足。许多事物对他而言,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内心坚持远超过资本原则。

要习惯孤独

1、问:会突发奇想做一个令自己都吃惊的事情吗?

答:我经常会异想天开。第一是把一栋楼建成一个城市,做成立体的山水园林。第二,⋯⋯第三,是让十亿老外讲中国话。

2、问:能把第二个再说一下吗?

答:不了,太敏感,不能说。

3、问: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处于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低谷,对此怎么看?或者说,自己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答:当前的中国人的生活模式,金钱、财富成为了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文化的核心——就像喜马拉雅中心,把对美、文化的追求变成一个公共的事物。

4、问:怎么看待那些精神生活贫乏的人?

答:缺少社会担当,中国人还不太愿意担当,还没有想起为人类担当。

5、问:精神生活在你整个生活中占据什么位置?

答:精神生活是一种习惯。人的精神是永远孤独的,越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就越是要习惯孤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