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时时刻刻

相机有时会不在身边,手机却随时能掏出来。我只用手机上的黑白效果拍,比起专业相机的凶猛火力,手机像一把无声手枪,时不时掏出来,给眼前的事物轻轻一击。

责任编辑:李楠 冯飞

今年初,我得到一部新手机,我发现它的拍照功能很好用。很多年前我曾经有个黑白暗房,但时过境迁。这个小手机的数字化黑白照片给了我一丝慰藉,相机有时会不在身边,手机却随时能掏出来。我只用手机上的黑白效果拍,比起专业相机的凶猛火力,手机像一把无声手枪,时不时掏出来,给眼前的事物轻轻一击。尽管很多工作的时候一紧张就忘了这个小东西的存在,以至于年底挑照片时,发现手机照片总是出现在固定的几个地点,就像记忆一样,充满偶然性,却又总是爱停顿在某些时刻。

 

2011年4月,清华校园。百年校庆期间,到处可以看见这样的白发学子回来拍合影,颇温暖,大学那几年必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段。在老人合影前来来往往的是年轻学生,拿着饭盆或书本,对此似乎并不关心,只闷头走路。老少相隔没多远,但彼此的人生故事已擦肩而过。(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5月,海葬拉丹的美国航母经停香港,船员分批下船去香港happy。航母停泊在港湾,护卫舰围列四周。在小艇上远望这个钢铁怪兽,就像蜻蜓盯着大象。尚有几百米的距离,已能看到士兵警惕地用望远镜打量我。(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12月,又能出差了!三个月前出差中摔倒后脚掌一小骨不慎骨折。金正日去世导致我来到丹东,著名的鸭绿江断桥(上世纪50年代被美军炸断)成了景点,一个身着朝鲜服装的游客在寒风中留影,对面是气氛哀伤的朝鲜。(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1月,在出差回广州的航班上,身边一位陌生女士草草吃完飞机餐睡着了。常年出差,我也经常这样,迷糊间瞬间改变地理位置,时间地点容易变得恍惚。(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5月,玉树地震一周年,从西宁到玉树的八百公里公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条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夜里突降大雪,在离玉树还有几十公里的路上,几个藏族妇女走过呆立的台球桌,四下一片雪白,偶尔有狗闯过马路。我轻轻按下手机。晨雾中,想起一年前震后来过此地,时间像过得很快又像过得很慢。(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2月,广西天等县温江村,一个在地里忙活的老人。他是留守的长辈,儿子女儿都在广东打工。留守家庭几近成为农村的常态。(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2月,广西天等县温江村,一间极度简陋的农舍,阳光直直地从破败的屋顶射进来,以至于电视机上面不得不支了一把雨伞。这是一个正在服刑的“砍手党”打工仔的家,现在只有他年迈的老父母呆呆地看着偶尔进门的外人。(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6月,夏至,黑龙江漠河北极村凌晨三点多天就蒙蒙亮了,到晚上九点多落日还恋恋不舍。每年夏至的盛大晚会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企图目睹北极光的游客。遗憾的是,当地人苦口婆心地说:我们有二十多年没见过极光了。于是各种仿极光设备出现了……(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4月,北京天安门广场,施工围布外的几个年轻人正在发呆。不远处的灯柱上装满了设备。(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6月,洪泽湖,几个玩水的少年。同为四大淡水湖的洞庭湖,部分湖底当时已旱成草原,对比之下颇有沧海桑田之感。(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6月,北京798某画廊,岳敏君的画作前,一个顽皮的胖女孩正模仿画中人物。(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2011年5月,南方周末新闻部老办公室,刚开完会的办公桌。几天后,这间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办公室集体搬进了新的采编大楼。(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