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读书

和某些书的偶然相遇,往往在一个人的求知和人生历程中留下深刻印迹。在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甚至是童年时代,这种相遇,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会激活那些刻在灵魂深处的知识、思想和激情。

责任编辑:刘小磊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没有巧合就没有戏剧性的故事。某种程度上,读书也是如此,和某些书的偶然相遇,往往在一个人的求知和人生历程中留下深刻印迹。在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甚至是童年时代,这种相遇,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会激活那些刻在灵魂深处的知识、思想和激情。

真正让我有印象的第一本书,是上小学时在家里偶然翻到的一本通俗《史记》故事,没有封面,前后也少了好些页。里面讲的是刘邦、项羽、张良等人的故事,非常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一阅读体验,或许为我日后成为历史系的学生埋下了伏笔。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崇明

以后慢慢长大,又对文学产生兴趣。大学二年级时,偶然翻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虽然不是很懂,但女主人公的美丽和神秘、梅斯金的单纯和脆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96年到北大读研究生,在一个同学那里看到一本《拯救与逍遥》,里面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多少理解了《白痴》。《拯救与逍遥》的书名很吸引人,作者的才华和激情令人印象深刻。我第一次领略到基督教的信仰和思想内涵,后来迷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杀人犯拉斯柯尼科夫和为家境所迫沦为妓女的苏妮亚一起跪下来祷告的场景,让我第一次明白救赎的意义;《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凡和阿辽沙的对话,让我感受到信仰和理性、历史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在虚无主义的逼迫下追问信仰的可能和意义,在阿辽沙、苏妮亚这些普通人的生命中揭示信仰的艰难和美好,陀思妥耶夫斯基邀请人们在与超越世界的相遇中审视自我。

在读书中接触到信仰和宗教的同时,我也开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