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让自己那么穷”——金士杰和台湾“小剧场”运动三十年

“台湾话剧却再也找不回旧日好时光了,那时,大家都穷得非常彻底,但都敢让自己那么穷,不冲票房来,只为自己的理想。”61岁的金士杰说的“那时”,是1980年代的台湾。

责任编辑: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彭军淋 魏晨捷

“台湾话剧却再也找不回旧日好时光了,那时,大家都穷得非常彻底,但都敢让自己那么穷,不冲票房来,只为自己的理想。”61岁的金士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说的“那时”,是1980年代的台湾。

“莫利”和“米奇”是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仅有的两位演员。金士杰扮演“莫利”,另一位台湾艺人卜学亮扮演“米奇”。这是一部老师和学生过招,“心灵鸡汤”式的小剧场话剧。

一个圆弧形舞台,一把椅子,一架钢琴,极简的舞台背景。在跳跃的音符中,大学教授莫利跳起欢快的华尔兹出场了。十六年后,他却失去了欢快的舞步,患上跟物理学家霍金一样的怪症“渐冻症”,只能在轮椅上等死。在莫利生命的最后14周里,与他的学生米奇展开了一次有关死亡、爱情、生命的心灵对话。

金士杰的戏剧生涯是一部台湾“小剧场”运动的活历史。“严格来说,戏剧是该被淘汰的艺术形式,但它保留下来了,仅此,就应该伏地敬仰。”金士杰说。图为金士杰在主演《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剧组/图)

莫利曾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米奇则羞涩腼腆,两人因喜爱音乐投缘,到毕业典礼时,学生害怕身体接触,匆匆给了莫利一个拥抱就仓皇跑掉了。学生和教授16年没有联系,这是一个悬案。米奇因为经商的叔叔的关系,离开了最爱的音乐,变成一个工于心计的体育记者。曾经风云一时的老教授却成了“渐冻”人,社会的边缘人群,两人16年后再见,地位已经发生了大逆转。学生有点趾高气扬、故作谦虚地来探望老师。在心灵上来讲,老师是巨大的,学生却戴着假面具摘不下来。面对一个随时会跌倒的病人,学生只能拥抱。

“这实际上是一个‘不知道如何说再见’的故事。也是一次破冰之旅,逼着现代人摘下面具,自然、真实地面对自己,勇敢拥抱眼泪、病痛和死亡。”金士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1年初,“小剧场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台湾首演半年内,演出36场,观演人数超过6万人次,台湾媒体评论为“将观众拉回小剧场的佳作”。

2011年年底,没有经过一刀删减,《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班师上海,演出两场,主办方又加了场,门票也很快售罄。2012年3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