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明(17)

文明是复杂的。文明可以在数世纪中持续存在,处于权力和财富的巅峰。但反过来,其根基又可能突然坍塌,陷入大混乱中。

中庸之国

文明是复杂的。文明可以在数世纪中持续存在,处于权力和财富的巅峰。但反过来,其根基又可能突然坍塌,陷入大混乱中。

中国的明朝于1368年诞生,好战的朱元璋年号“洪武”,意指“强盛的军力”。我们已经看到,在随后长达3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中,不论以何种标准看,明朝都拥有全球最为发达的文明。但随后,在17世纪中期,前进的车轮脱落了。这么叙述并不是为了夸大明朝早期的稳定。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内战并废黜了明朝的合法继承人后,永乐继承了他父亲洪武的皇位。但是,毫无疑问,17世纪中期的明朝危机确实是比较严重的。白银的购买力不断下降,税收收入的实际价值不断被削弱,明朝面临着财政危机,所以政治上的分裂不断恶化。天灾人祸,饥荒频发,流行病肆虐,于是明朝内忧外患——内有农民揭竿而起,外有外敌入侵。1644年,北京被起义领袖李自成攻破。明朝最后的皇帝无地自容,上吊而死。从儒教的和谐平衡到政治混乱这一极为剧烈的变化,前后不过10年的时间。


作者:[英]尼尔·弗格森 译者:曾贤明 唐颖华 出版:中信出版社

明朝覆亡的结果是毁灭性的。1580~1650年,战事和瘟疫使中国的人口减少了35%~40%。出了什么问题呢?答案是,向内转化是致命的,而对于有如中国一般的人口稠密的复杂社会而言,情形尤其如此。明朝体制曾形成高度的平衡——对外威严,对内温和。乡村可以养活规模可观的人口,但这只有在彻底静态、事实上停止革新步伐的社会秩序基础上才行。这是一种陷阱。当最不可能发生的小事情出错时,那个陷阱之门就“啪”的一声打开了,没有外部的资源可以利用。不错,不少学者都在设法论证,明朝是一个富裕的社会,国内贸易量很大,奢侈品市场活跃。然而,最近的中国研究表明,明朝时期的人均收入未见增长,资产总额事实上在下降。

与此相对的是,随着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外扩张在帮助英国跳出马尔萨斯所指出的陷阱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大西洋的贸易为英国输入了诸如土豆和蔗糖这样的营养食物以及大量的鳕鱼和鲱鱼。值得注意的是,1英亩的甘蔗所产出的能量相当于12英亩小麦产出的能量。殖民活动使剩余人口的移民成为可能。渐渐地,相应的效应便是提高了生产效率、收入,增加了营养甚至人们的身高。

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岛国居民的命运吧。它与英国情形很相似,都位于欧亚大陆近海的群岛上。英国人积极向外转化,打下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全球英国化”的根基;而日本人正处于德川幕府时代,1640年后执行的是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所有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都被禁止,结果完全错失了急速发展的全球贸易和移民所可能带来的益处。到18世纪晚期,英国农民的食物包括肉类产品,同时代的日本人却主要靠单一的食物摄入,95%都是谷物,其中又以大米为主。这种食物上的差异就说明了1600年后期显著的身高差距。18世纪英国罪犯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同时期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59厘米。那个时候,当东方人遇到西方人时,他们之间再也没法相互直视对方了。

换言之,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因为商贸和殖民所带来的物质优势,小小的英国便已超越了伟大的东方文明了。中国和日本选择的道路——避开对外贸易、加强水稻种植——意味着,随着人口的增长,收入开始减少,食物、身高和生产效率也相应地降低了。当农业歉收或农业种植中断时,其后果便是灾难性的。在麻醉品方面,英国人也更幸运些:经历了长期的酒瘾之后,17世纪北美的烟草、阿拉伯的咖啡和中国的茶将他们从酒精麻痹中唤醒。在既是小餐厅又能谈股票并可以惬意聊天的咖啡馆中,他们变得振奋起来;可同时期的一些中国人手中却把着烟枪,里面填满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入的鸦片,最终,他们整日昏昏欲睡。

网络编辑:谢小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