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展】城市创造——2011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词的今天,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带来挑战?一直致力于“城市或城市化”议题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于2011年12月8日如期开幕,努力将这样专业的建筑课题从政府、学术、商业和民间四个层面发动一场城市动员。

在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词的今天,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带来挑战?一直致力于“城市或城市化”议题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于2011年12月8日如期开幕,努力将这样专业的建筑课题从政府、学术、商业和民间四个层面发动一场城市动员。

2005年,首届的“城市,开门”向国内的公众进行建筑学的普及,让建筑师们在大型公共展览中高唱主角;2007年的“城市再生”就像是给建筑师们出了一个“集群研究”的作业,为建筑师提供了一次运用自身学科视点行使话语权的机会,向公众展示了他们如何看待“深圳”这个正在迅速发展又迅速衰退更新的城市;2009年的“城市动员”则将“城市”作为一个引子,主题在名义上已经偏向社会学的考量,“底层的反馈”、“公民的意识”、“城市的动员”等等,策展人用那些并不全新的概念将建筑学置于城市的现场和公众的视界。

今年,已是展览的第四届,组委会也邀请了泰伦斯·瑞莱作为总策展人,他是历届双年展首位非华人策展人,曾担任过纽约现代艺术中心MOMA总策展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主席。他将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城市创造”,将目光聚焦于弱势群体。在此次的展览中,策展人并没有将基调定为俯视,而是以一个平等的姿态来谈论发展中国家,谈论弱势群体,谈论贫民窟。此次展览也可以视为建筑界由口号走向实际行动的一次巨大改变。

在主展场深圳市民中心举行的保障房设计展无疑是此次展览走向公众的一大亮点,该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展览两侧的展板上,均是建筑师在对国情进行感性梳理后,从户型、社区和城市角度完成的现实设计。来自标准营造事务所的“树塔”非常引人注目,这些圆形的楼房有着仿生般的外形,顶端满植树木,楼梯沿着墙体外端盘旋而上。其居住单位包括10平方米和14平方米两种,虽然面积狭小,然而独层独户以及特殊的建筑设计赋予了这个居住空间以某种个性化的特征。

“贫民窟涂鸦计划”则从巴西移植到了深圳,这个项目由荷兰艺术家Jeroen Koolhaas和Dre Urhahn开创,他们当时联合了当地居民,为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玛尔塔地区都绘上了美丽的壁画,原本平淡无奇的贫民窟变得活力四射,这里也成为了里约热内卢最鲜艳的地标建筑。该项目后来被移植到了许多国家,此次在深圳罗湖区卷烟厂的旧厂房建筑群进行。

泰伦斯·瑞莱此次的建树,还包括将该展览的专业性和国际性推到了新的高度,此次,他成功引入了“国家馆”的模式,共有五个国家馆在OCAT展场里出现。其中,最为大牌的莫过于首次出征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就摘得2010年度金狮奖最佳国家馆奖项的巴林馆。展品是将巴林的三间渔屋原地拆解,并将它们“突兀”地移植到深圳华侨城展览现场,这些自发的海边建筑曾是海岸线中美好的社会活动空间,但是快速的地产开发使得这些小屋消失了,参展者亦试图和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的经历发生共振。

在华侨城创意园B10展厅内的一条“街道”是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邀请了12位新锐建筑师用他们自己的设计语言创作了12个不同的立面装置作品,而这12个立面又合在一起组成一条街道。其中,来自大舍建筑的柳亦春、MAD的马岩松、开放建筑的李虎作为国内中青年建筑师代表入选此项目。泰伦斯·瑞莱介绍,本次《街道》项目实际上是对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街道”项目的致敬,当年参展“街道”项目的青年建筑师早已都成为建筑界的明星,如雷姆·库哈斯、弗兰克·盖瑞和矶崎新。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