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烈山: 生命有限 要读好书

鄢烈山: 生命有限 要读好书

 

                             

                            鄢烈山到花溪区孟关乡世华小学支教,为五年级的学生上课。

 

  给乡村的孩子上课,鄢先生视之为“演讲”,他那一口湖北腔普通话,让面色不怎么光鲜的农村娃娃眼中跳跃着亮光。

  “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好书?”是鄢烈山要给孩子们讲课的核心内容。为了增强演讲效果,鄢烈山专门下载了《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和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支教第一天,给五年级一班学生上第一堂课,他端着笔记本电脑激情慷慨地朗诵“人人生而平等”。

  鄢烈山演讲无需讲稿,一是因为讲亲身经历,二是记忆力超强,引经论据信手拈来。他说,自己喜欢读书,一是因为好奇心,如孔夫子所言:一物不知,君子所耻。二是出于好胜心——凭什么人家知道的东西我不知道呢?比如他上小学时,发现有同学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马上效仿,后来就能告诉别人自己的姓氏并不生僻,因为《百家姓》中就有。

  他认为,读书这件事,“好之不如乐之”。自己16岁以前每天饥肠辘辘,小学毕业身高只有1米38的他被同学取绰号“小加一”,但读书仍留给自己深刻记忆:读初中时,他用在野外挖金银花、半夏、蝉蜕等中药材卖钱挣来的零花钱买了第一本书《小钢炮》。第一次向同学借《三国演义》,连猜带蒙读完,还差点因上课看书被老师收缴了。“文革”期间,鄢烈山手中只有《毛选》和《毛泽东诗词》,背得滚瓜烂熟,没想到“文革”后参加高考派上了用场,“政治科知识不用背了”。

  “有的书有害处,但读书总比不读好。”鄢烈山说,比如武侠小说,讲快意恩仇,是不符合法治社会的。但阅读金庸的作品,还是可以增加很多历史知识和词汇量。但读书要讲机会成本,因为读书要占用时间,而人有限的生命应该用来读好书,接受好的影响。

  鄢烈山还告诉孩子们,我国学生的国学功底普遍比较薄弱,学习传统文化,应随年龄的增加不断地深入。《百家姓》、《增广贤文》、《论语》、《孟子》,应该从小开始读。如果有时间,还要选择能够读懂的、符合现代价值观的西方作品,低年级孩子可以读《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古希腊神话》,高年级的孩子要读一些有境界的东西。

  虽然激情朗诵《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鄢烈山很清楚,“还没有接触世界史知识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太陌生太遥远了。但‘民有、民治、民享’,‘人人生而平等’这些观念,他们迟早会知晓,而我讲的这次课,对他们的意义就是启蒙。”他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