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个人的国家”的误区

责任编辑:史哲、戴志勇、蔡军剑

巴西男子在东莞街头见义勇为,美国“薯条哥”在南京跟乞讨老人聊天,英籍男子北京街头猥亵妇女,俄罗斯籍大提琴手在列车上辱骂女乘客……这些新闻出来后,都有网民将其言行解读成其所属国家全体公民的言行,由此发出对某国或崇拜或敌视的评论。

把一个人的行为上升到全体国民的层面,贴上国家的标签,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片面。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位以生命勇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就认为所有中国教师都有她的精神和觉悟。走出“一个人的国家”的误区,就事论事,有一说一,让思维变得严谨缜密,分析问题也许会更加客观准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