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战后东北接收交涉纪实(3)

似苏方已在准备将内蒙、热察制成一特殊政权,将东北九省团团包围。即海岸线恐亦有封锁之虑。如此,东北全境悉被包围。内则合办之中长路,犹如刀刺胸膛,而周身血液抽空。东北势如为苏联〈囊〉中物矣。

六个月十九日之中苏交涉日记

自1945年10月12日抵达长春,迄1946年2月2日因中苏交涉顿挫返渝,前后一百十四日,滞留七十七日前后,共一百九十天。兹将每日日记抄录,以资将来编史之参考。

10月12日

晨10时半自北平起飞,3时抵长春。机将下降时,见机场均是红军及苏军军官,几乎看不见有中国同胞。同行者:东北行营主任熊天一〈翼〉〔1〕先生,外交部东北外交特派员蒋经国〔2〕先生,行营政治委员会莫德惠〔3〕先生。我与熊主任在前伪满交通部长丁修旧宅。苏占领军最高统帅马林诺夫斯基,派其副参谋长巴佛洛夫斯基中将为代表,来机场迎接。寓所系长春市政府(市长系苏军委派,名曹肇元,系伪满政府官吏)。所预备差役、厨子、卫兵,均系俄人,语言不通,深感不便。

当日得到报告,苏军正在抢劫工业设备。丰满大电厂发电机八部已取其六,抚顺炼钢炉已拆取二只,长春广播机件正在拆取。各机关家具、汽车,亦搬运一空。长春物价尚便宜,唯物资缺乏,普通家用,最高约一千元军票。

当晚,熊主任、蒋特派员与我,三人会商与苏方交涉程序:(一)要求迅速恢复交通,及给予运输便利,并保证行营人员之安全。(二)供给一部分军械及服装。(三)给予东北境内之空运便利。


作者:[日]伊原泽周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月13日

下午3时,熊主任、蒋特派员与我,偕董副参谋长彦平同访马林诺夫元帅于苏军总司令部,作第一次会谈。先由熊主任申明行营代表中国政府,根据中苏条约办理东北政治经济收复事宜,希望苏方予以善意协助,并提下列五项:

(一)询问苏方撤兵程序。

(二)我方将由海上船运军队到东北接防,拟在大连、营口、安东、葫芦岛登陆,请其协助。并拟准备空运少量部队至沈阳、长春各地,须在各地设航空站,亦请其协助。

(三)东北境内各地交通,希望早日恢复,以便军队到后,可分运各地行政人员,可往各地接收。

(四)我方各省市行政人员已陆续到达,将往各省市接收行政机构,请其协助。

(五)请苏方拨借火车车辆、飞机、轮船以便运输中国军队,并拨让一部分日人遗留之汽车,供应行营人员之使用。

马林诺夫斯基答复如下:

(一)撤兵事宜,因线路车辆或为日人破坏,或为日人运至朝鲜,公路亦多破坏,故撤兵不能迅速办理,唯决定大致程序如下:11月20日起,驻南满之兵向北撤至沈阳,25日由沈阳撤至哈尔浜〈滨,下同〉,30日,撤至国境外。

(二)大连登陆问题应由两政府间解决。安东区域,非其管辖,无法表示意见。营口、葫芦岛无问题。并表示我方军队应循经由铁道运入东北。至在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设立航空站一节,须先请示莫斯科。

(三)各地铁路现正忙于运兵,且博科纳及王爷庙两地发生鼠疫,不能开客车。

(四)接收各地行政机构一节,在军事期内,苏占领军必须管理行政,同时各地原有行政人员,或已逃遁,或有不利于苏军之行为,不得不由苏军派人补充,或撤换易人。沈阳与热河,即其一例。故接收各地行政问题,亦须请求莫斯科。

(五)苏方接济运输工具一节。苏方向缺乏海上轮只,无力帮助之。至苏联所有之运输机,均由美购买,为数有限,难以抽拨。唯此事可按照中苏条约,由两政府商洽。再,敌人遗留之汽车,为数甚少。

东北接收交涉日记关于经济方面,我提出三事。彼之答复,均极含混。

(一)请其将敌人遗留之满州中央银行钞票拨让一部分。马答以由吾方开出需要数目,再行商办。

(二)请其准许各地中国银行及商业银行复业。马答云:须请示上峰。

(三)请其将伪满印刷局让我方接收。马答云:亦须请示上峰。最后,马林诺夫斯基向我方代表提出一警告:谓我方在东北之秘密组织,必须停止行动。若不停止,将有严厉措置。

对于第一次会谈之感想与分析。

对于我方输送军队,无积极援助之意。且明知关内外铁路交通为共军在山海关方面阻断,欲我方由铁路运输,含有不愿我方有大批军队入东北之意。

对于接收地方行政机构,设词延宕。且谓各地交通尚有阻碍,似苏方在各地尚有行动或布置,不欲我方知晓。

博科纳与王爷庙有鼠疫,热河行政人员撤换,是否在内蒙与热河另有企图?

限制吾方秘密组织,似在苏军撤退以前,吾方在军政方面,不容有丝毫自由行动。

苏方斩钉截铁宣布撤兵日期,是否已定有计划?在此期内,达成其既定之计划。

(附注)马林诺夫斯基生于Odess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志愿参军,后在伏伦塞陆军大学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任白俄罗斯军司令官,指导退却作战,后在特纳浦罗卡脱罗夫斯克附近,击溃敌军后,以司令官资格参加史太林格勒会战。又自罗马尼亚战线突破中欧,击溃匈亚利与捷克的德军,因而获升为元帅。嗣任叶拜格尔(西伯利亚)一方面军司令官,指挥对满日军作战。

10月14日

汇总各种报告及上述感想,函报蒋主席。大意谓:“伪满钞票全为苏方提去,印刷局亦封闭,市面全停。哈尔滨以北路轨已改为苏联所用之宽轨。工厂机器大宗均被拆迁。即电厂电机亦已部分拆走。交通通信工具,多数拆运,甚至机关家具亦多搬走。都市成一空城。似苏方已在准备将内蒙、热察制成一特殊政权,将东北九省团团包围。即海岸线恐亦有封锁之虑。如此,东北全境悉被包围。内则合办之中长路,犹如刀刺胸膛,而周身血液抽空。东北势如为苏联〈囊〉中物矣。”

上午接见满州中央银行〔4〕调查课长吴金川,在经济部服务之孟庆恩、盖万钟,均由长春中国银行经理葛祖兰介绍来见,当嘱彼等共同搜集财政经济资料。又接见长春担任地下工作之董果良、宋立生、姜燕维、刘鹏翼等。

【注释】

〔1〕熊式辉

熊式辉(1893—1974),字天翼,江西省安义人。1893年5月生。毕业于江西陆军小学后,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并参加中国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滇军团长。1921年入日本陆军大学,1924年毕业归国后,任广州滇军干部学校教育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任独立第一师党代表。1927年,任第十三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28年,任淞沪卫戍司令。1931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长。1934年,任江西省保安司令。次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始终在江西省担任党军要职。抗日胜利后的1945年9月,任东北行营主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寄居港澳,后赴台湾。1974年1月21日,病逝于台北。

〔2〕蒋经国

蒋经国(1910—1988),浙江省奉化人,蒋介石长子。少年时在上海、北平等地受教育。1925年10月由广州赴苏留学。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Tolmatchev中央军政学院、列宁大学等校学习。1925年12月加入共产党。留俄期间,与俄人女工Nezhdanova(中文名蒋方良)结婚。1937年3月携妻及一子一女回上海。在杭州谒见其父蒋介石后,即返奉化故居暂住,致力于中国典籍研究。1938年1月任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旋任赣南行政督察专员。1940年6月取得国民党的党籍。1945年9月任外交部东北特派员,协助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与苏联交涉。1949年12月“国民政府”宣布迁设台北。1965年1月蒋经国任台湾“国防部”部长。1975年4月蒋介石逝世,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推举蒋经国为党主席。1978年3月当选台湾“总统”,致力于台湾的建设,调解台湾内部的政治矛盾,解除“戒严令”,促进台湾的自由民主化。1988年1月13日病逝于台北。

〔3〕莫德惠

莫德惠(1883—1968),署名柳园,字柳忱,黑龙江省双城人。1883年4月16日生于新疆。10岁,入义学,后应童试。1907年考入天津的北洋高等巡警学堂,毕业后,任职吉林省警察厅。未久,转任双城县知事。1913年,当选众议院议员。1922年,任东三省保安厅司令部谘议、省立东北大学校长。1926年,任奉天省省长。1929年1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中东路督办。1938年至1945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8月,任国民政府委员。1949年赴台湾后,任“国民大会”代表、“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职。1968年4月17日病逝于台北。著有《双城莫德惠自订年谱》。

〔4〕“满州中央银行”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动下,东北以“满洲国”政府名义发表“建国宣言”。这年6月15日,又以“满洲国”名义将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银号、黑龙江省银号及边业银行等四单位合并,创设“满州中央银行”。日人长谷川长治担任总裁,集资本金日币三千万元,半额由“满洲国政府”负担,是一官民合资金融企业。1942年11月增资至日币一亿元。日本资本通过该银行,经营“满业”(满州重工开发会社)及“满铁”(南满州铁道会社)两大企业,支配着整个东北的命运。1945年8月,随着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毁灭而解体。

网络编辑:谢小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