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展】又见“新浪潮老祖母”

这次瓦尔达到访中国,代表的是自己—传统的摄影师与新时代造型艺术创作者,以及她那只不久前去世的来自突尼斯的诞辰了十八年的老猫zgougou—她把爱猫的坟墓也做成了装置艺术作品

在21世纪初,还能掷地有声地在开放的中国热土上引起文艺大风暴的女人不多。但当中绝对有84岁的法国人阿涅斯·瓦尔达的一席之位。近来,这位有着“新浪潮老祖母”之称的摄影师、电影导演、装置艺术家,带着自己的回顾展,来到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在馆长王璜生的介绍下,通过电影、摄影以及装置作品,重现了60年创作生涯发展期间越来越丰富的艺术视角。3月10日起,“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摄影、录像、装置、电影”大展,在北京、武汉、上海陆续开展,时间一直持续到5月初。

这次“老奶奶”到访中国并非代表国家、代表官方的中法文化交流,或代表带有几十年不变光环的“新浪潮”,这次她代表的是自己—传统的摄影师与新时代造型艺术创作者,以及她那只不久前去世的来自突尼斯的诞辰了十八年的老猫zgougou—她把爱猫的坟墓也做成了装置艺术作品。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瓦尔达并没有因高龄而停止创新的步伐,相反的,她在引领艺术界新浪潮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熟知的瓦尔达,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领军式人物。1954年,时年26岁的瓦尔达,在没有经过电影专业教育的情况下,自编自导了第一部影片《短角情事》(La Pointe Courte)。因其低成本的独立运作和全新的叙事方式,被纳入“新浪潮”电影类别中。而因为影片诞生于法国特吕弗导演开启的“新浪潮诞生年”,瓦尔达因此也有了“新浪潮之母”这一称号,“现在年纪大了,应该是老祖母了。”她调侃自己。此后,她拍摄了《五时至七时的克莱齐奥》、《幸福》、《南特的雅克》、《拾穗者》等一系列影片。影片《天涯沦落女》更为她赢得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殊荣。在此次回顾展上,瓦尔达也不忘带来自己近期的自传性作品《阿涅斯的海滩》。

但瓦尔达显然不甘于将自己设于电影艺术的框架之中。2003年起,她翻开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转向造型艺术。此次回顾展的主角,正是她这些年以舞台设计为基础而创作出来的十余部装置作品。这些作品曾受到威尼斯双年展、里昂双年展、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的热烈邀请。对于自己的“转型”,瓦尔达认为并不是偶然。“我做导演时,努力拍摄电影,电影会在电影厅里面放映,放映形式是通过一个平面银幕向大家展现。但拍摄过程中,我总在考虑用一种其他方式去接近我所喜爱的艺术本质。”瓦尔达曾经想要表达寡妇的独白,但苦于无法通过简单的电影形式来作为渠道,于是她将其做成了装置《努瓦姆梯耶的寡妇》—画面上是许多寡妇同时在说话,观众拿起耳机,可听到每一段寡妇独白的内容,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可以花更多时间,一个个听完每个寡妇所陈述的内容。“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刺激了我的创作欲望,让我更自由地表现我所喜爱的画面、声音和剪辑的方法。”

大展还展出了一个名为《中国门》的部分—瓦尔达专门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而创作的装置,让观众了解到她1957年首次在中国旅行期间拍摄的那些从未面世的图片。“这个国家是一个特别热情、特别集中的国家,那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中国人的面貌—我看到的所有人都穿着蓝色的衣服,他们的时装是我从未见过的。这种在政治体制下的时髦,让我觉得惊喜。”而现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也让她耳目一新,“我在中国感受到一股特别大的力量,这是技术上、经济上特别强势的力量。”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认为,“新浪潮”和“女性”构成了瓦尔达独特的文化意义和艺术视角,她以随机性的事件、机遇、欲望、需求和离题进行电影写作,以潇洒、大胆、明快的特质叙说着女性生活世界,反映她们的社会理想、孤独与彷徨,同时又始终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乐观主义精神。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