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汤德胜知青摄影展侧记

汤德胜的摄影展来了许多知青。从布展开始,他们就涌动在门外,要帮忙扫地,要擦镜框,要为1960年代至今持续记录知青生活的汤德胜披锦旗。这场名为“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的展览让他们觉得自己未被遗忘。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陈浩民 谢姗蓉

汤德胜作品《工地广播站》。此次展出的作品中,表现热情劳动场面的占多数,影像中人物大多带着苏联画报式的灿烂笑容。汤的创作方式和影像特点也引发了评论者的讨论。 (汤德胜/图)

汤德胜的摄影展来了许多知青。从布展开始,这些正要衰老的面孔就涌动在门外,要帮忙扫地,要擦镜框,要为1960年代至今持续记录知青生活的汤德胜披锦旗。

这场名为“知青——穿越时间的重量”的展览(下简称“知青展”)让他们觉得自己未被遗忘。

汤德胜心有余悸,只拿出118幅相对平和的作品展出。法国策展人黎静认为,“重要的是,现在把照片拿出来,趁还有人能发言。”

汤师傅的知青“系统”

2012年6月21日下午,张皓月在礼堂倒数第二排站得笔直,为了稳住手里的锦旗,小臂微微颤抖。实际上,从百米外的主席台望过来,并看不清锦旗上的字:“得其精神”。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礼堂由厂房改造,现在挤满了人,5分钟后,“知青展”就要在这里开幕。

1968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刚发出了最高指示,要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作为安徽省淮南市第一批知青,15岁的张皓月坐在礼堂第一排,两万五千多人到场欢送,锣鼓喧天,“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家里本为张皓月填报到近郊插队,她跑去改成大别山,“人家问我,为什么要去那儿,我说,‘最远的地方不是可以锻炼人吗?’”

在那个年代奔赴乡村的数千万知青中,这样的抱负并不罕见,也是启动汤德胜创作的灵感之一。“当时董加耕、邢燕子放弃读大学,回乡务农,毛主席邀请他们参加寿宴,广播里都有报道,感动了我,&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