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5)

卖鸡蛋是否赚钱,当时属于高度的商业机密,只有做过这些小买卖的人才知道。但张文龙愿意带许风莲去挑鸡蛋卖。1984年春天,张文龙就带着许风莲挨家挨户收购鸡蛋,然后挑到芜湖去卖,耗时一个多星期,4筐鸡蛋,两人赚了100多元钱。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农民(1980-1984)

第一组样本 从田里拔出脚,变成一个商人

第二篇 安徽枞阳:货郎走天下(1)

在新庄生产队,大家都知道挑货郎是很赚钱的。生产队每年专门腾出1到2个名额,由新庄30多个劳力抓阄决定谁去当挑货郎。视生意状况而定,挑货郎每个月给生产队交19至25元不等的费用。

1979年秋,安徽芜湖小轮码头。时年37岁的吴福贵刚走下船桥,准备排队离开码头时,被几名戴着红袖章的陌生人拦下。他们从他的包裹里查出了约20丈土布。

在码头的“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吴福贵拿出生产队开具的介绍信,不断解释自己是到芜湖走亲戚,布是带给亲戚家的。红袖章不为所动,训斥吴福贵“私自夹带粮、油、棉,就是投机倒把,属于违法行为”,旋即开出了一张没收条,再无更多解释。

这个来自枞阳县钱桥公社桂花生产大队西花园生产队的普通社员,从此断了远离家乡去贩卖土布的念头。

作者:《南方都市报》特别报道组 出版:花城出版社

1981年商机出现

1979年的农业大县枞阳,农民还在单纯地种地。

吴福贵所在的枞阳县钱桥公社西花园生产队有190多人,30多户人家,有田地90多亩。每天一早,生产队长在稻场吹哨集合,半个小时内社员集合完毕(迟到罚工分),集体到水田劳作。吴福贵一天挣10个工分,一个工分值0.4元至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