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骆玉明:儒学·国民性·公民性

儒学发展本身包含着一种现代倾向,因为儒学本来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变的。如果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所谓马丁路德、洛克等学者的东西,哪怕是片断,那么我们现在在说儒学的现代意义上,实际也包含着我们怎样发扬这些曾经呈现出来的仅仅是片断的东西。

“五四”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儒学在内的批判和我们现在试图重新发扬儒学,这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儒学的现代适应性是否就是它的现代性?

我们现在讲儒学有各种各样的讲法,比如儒学社会主义、儒学作为公民宗教、儒学的自由主义等等,这些都是很新的概念,试图强调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意义。儒学在现代社会中是有用的,这是不是就是儒学的现代意义?我想这个问题需要稍微分辨得清楚一些。人类社会有很多道德规范,有些是有时空限制的,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在另外一定条件下可能就不适用了。但另一些社会道德适应的空间很大。

有时我们会在将古人的学说阐释成现代价值时将之夸大,有时也会用现代的观念片面解说古人的学说。比如说:孝。现在大家都要发扬孝的精神,指的是孝敬父母。在古代不仅仅是孝敬,还要无条件地顺从,终极目的则在于培养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所以,我们可以说“孝”的儒家价值观对现在是有效的,但我们现在讲的“孝”不再是古人的那个“孝”。

现在讲的更多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表明,我们古人尊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