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29)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数百万内陆农民工拥入广东,“民工潮”首现。有“中国打工第一镇”之称的四川金堂县竹篙镇的劳务输出亦始于此时。与绝大多数地区的民工进城不同,竹篙民工一开始就摆脱了“盲流”的污名。

第二部 跨一只脚进城(1984—1988)

第二组样本 城市拓荒者 “打工妹”群像

第五篇 四川金堂:川妹南下探路(2)

逆势而上的“打工潮”

1989年,为方便管理,竹篙在厚街设立办事处,由各厂选拔竹篙女工任驻厂干部,与办事处对接。这种由政府外设机构管理输出劳务的模式在当时尚属罕见。

当时办事处的一员、现任竹篙镇党委委员龚斌回忆,办事处设在厚街陈家坊,由两层民宅构成。挎着公文包、拿着政府介绍信,龚斌穿梭在东莞的大街小巷,每天要和10多家企业交涉。

然而,随着各地民工纷纷拥入广东,邓定介和办事处很快面临新的困难。

《广东省志》记载,1989年春节后,每天有约10万人到达广州火车站。1989年3月1日《四川日报》报道,春节后四川已有50万劳力拥入广东,广东省政府特派工作组到川,呼吁民工不要盲目入粤。《四川年鉴》也提到,这年四川省外劳务输出累积达到683万人,增加5万人,其中大部分流向广东。

几天后,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严控民工外出。风声正紧的3月,邓定介没能输出一个工人,不得不给竹篙驻厚街办事处下达寻找就业岗位的新任务。

正如厚街永盛鞋厂人事部刘主任所说,最初的竹篙女工勤劳、肯吃苦,比较有声誉,而竹篙政府出面也让企业有了信心。因此,尽管劳务输出政策环境逐步恶化,竹篙女工依然逆流而上,源源不断地向东莞输出。1989年,竹篙政府输出工人615名,累计已近千人。

事实上,竹篙劳务输出已不全依赖政府,很多农民开始依托熟人关系自主流动。时年19岁的郑建国就跟姐姐到了厚街,当时接站的正是龚斌。龚斌说,1989年竹篙男工开始闯荡东莞,“当时接待的自主流动工人绝不比政府组织的少”。

首次“民工潮”让中央政府开始警惕。1990年4月,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