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专题】1942:大饥荒中没有缺席的新闻人

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深入河南灾区的实地采访文章,原题《饥饿的河南》。总编辑考虑到当时的新闻环境,改标题为《豫灾实录》,即使这样,《大公报》同样被停刊3天。复刊后的《大公报》并没有停止对饥荒的报道,也正是《大公报》、《前锋报》等媒体的追踪报道,为1942年河南饥荒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实习生 阎彬 张洁瑶

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深入河南灾区的实地采访文章,原题《饥饿的河南》。总编辑考虑到当时的新闻环境,改标题为《豫灾实录》,即使这样,《大公报》同样被停刊3天。复刊后的《大公报》并没有停止对饥荒的报道,也正是《大公报》、《前锋报》等媒体的追踪报道,为1942年河南饥荒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张高峰没保住“饥饿的河南”

2011年岁末,北京微冷的冬天,在东城区安德路《工人日报》社的办公室里,报社副总编辑张刃与我们聊起了往事。最终我们的话题,落到了张刃的父亲张高峰,和七十年前河南大灾期间,那次著名的《大公报》停刊事件。

李蕤晚年留影。1942年,李蕤以“流萤”为笔名,前往重灾区采访。“流萤”来自妻子嗔怪他的话:“你们拿笔的人,东奔西走、头破血流,不过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点亮光。” (宋致新供图)

1942年的重庆,这座中国腹地的山城,已成为中国对日作战的指挥核心。1938年,著名民营报纸《大公报》便已从天津、汉口辗转迁至重庆,时任总编辑是王芸生。1942年12月,重庆《大公报》派遣刚从武汉大学毕业不久、年仅24岁的通讯记者张高峰,到河南任战地记者。

张高峰,原名张之俊,天津芦台(今天津市宁河县)人。1938年参加了对台儿庄战役的报道,加入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和青年记者协会。1940年进入迁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政治系读书,同时兼任《大公报》通讯员。

接到报社任务,张高峰立即从重庆出发,前往河南前线。“日军当时没有打到四川去,但是水路被封锁了。”张刃说,父亲只能走川陕公路。由陕西入河南时,张高峰看到“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往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