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20121203)

不确定年代之下

从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共和国经历过一个无法评价的轮回,而当下的困扰是,中国人生育意愿如此之低,竟到了令人忧虑的程度。

也许这种生育观也是西风东渐的一个必然,Child-free在欧美国家已风行40年,但在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孝道伦常似乎正在被解体,机械地完成繁衍与传承,并非今天中国年轻人普遍的热衷与追求。

深究其因,其实是一种对不确定年代缺乏安全感,以及不断增多的焦虑感、不安定感、生活压力巨大、家庭婚姻关系缺乏最起码的稳定性等因素所致。

这不仅仅是生育观,婚姻观领域的问题,更深层次的症结点和诱因不言而喻。

在不确定年代之下,无后不再为大,这种生育观的颠覆,对于一个人口依然众多、仍在费劲努力推行计划生育的国度,我们该做怎样的解读?

——杨锦麟(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无后为大?》

生育本是一个纯属个人隐私的问题,简单到只需凭着生理本能即可解决,却又复杂到需要追问生命意义,审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而这样的追问与审视,在中国传统生育文化里几无可能,Child-free的社会现象冲击着当代中国,也逼迫对生育文化的反思要加快脚步。

——野兽爱智慧(新浪网友)

值得深思的文章,重点不是child free or not free,重点是我的人生我自己选择,而不是机械按父母长辈的命令和指导完成繁衍和传承,是作为一个“活着”且有“尊重自我感觉和意识”的“人”。

——SnowBlack_ing(新浪网友)

child-free也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让你的孩子自由,至少可以公平竞争,至少还有自由的可能性,如果你连让这个世界美好一点的想法和行动都没有,只能偷生于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世界,何必让你的孩子来受这份苦。要知道至少你还可以选择,不生育也是一种抗争。

——拾道山人(新浪网友)

《任建宇 出劳教所记》

重点其实不在于劳教委的无知或搞笑,对他们而言,公开认错是难以接受的,这甚至要比让他们撤几个主管的职还要难受。所以他们要想尽办法让小任撤诉,不成又想出了这个过了诉讼时效的办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僭越法治的劳教制度,此制度不除则无知与无耻依然还会高高在上,依然还会有更多的小任……

——久牵张轶超(新浪网友)

曾经宣扬的成为自己极力回避甚至打压的,现实永远比小说精彩。

——柏木风(新浪网友)

《路遥身后20年》

苦难的生活,质朴的情感,悲悯而强大的生命力,都裹挟在悲哀残酷的命运中……致敬路遥先生。

——河姆渡的鱼(新浪网友)

我觉得路遥的文字和故事都不算深刻出彩,但是有一种深深的写作的诚意,娓娓道来,对文字和读者都有着同样的尊重和关怀,这种感觉,很少有作者的文字能够做到。

——天生彼得潘(新浪网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