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日】巴勒斯坦入联打了谁的脸?

在11月29日举行的联大会议上,巴勒斯坦以138票支持、9票反对、41票弃权的成绩成功入联,将身份由“观察员实体”转变为“观察员国”。这一结果标志着全世界至少179个国家都支持或不反对巴独立建国,并乐见其参加联合国。只有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捷克、巴拿马、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和帕劳提出异议。

在11月29日举行的联大会议上,巴勒斯坦以138票支持、9票反对、41票弃权的成绩成功入联,将身份由“观察员实体”转变为“观察员国”。这一结果标志着全世界至少179个国家都支持或不反对巴独立建国,并乐见其参加联合国。只有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捷克、巴拿马、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和帕劳提出异议。

 

美国投反对票,早已在预料之中,这种明知故犯式的“打脸”通常让人无言以对——就在两年前的联大,同样的讲台上,奥巴马曾信誓旦旦地呼吁一年内成立巴勒斯坦国,并称联合国亦应意气风发地迎接这位新成员。

刨去出尔反尔的美国和当事国以色列,我们可以揣摩其余几个国家的动机:加拿大,这个奥巴马2008年一上台便迫不及待访问的国家,一直是美国“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和盟友”(奥巴马语);捷克,早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就是以色列的武器转运国,在停战期间向其运送武器;巴拿马,除以色列之外在20世纪惟一产生过两位犹太总统的国家,在联合国一直力挺以色列;至于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帕劳,与其说他们保持了在联合国一贯与美以一致的立场,倒不如将他们投反对票的行为看作一种自我宣传的新方法。

投票结果揭晓当天,就连以色列《国土报》也发布了那张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世界地图,除了北美大陆以外,即便是用放大镜也很难找到以色列的支持者。

内塔尼亚胡为巴勒斯坦人的行为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外交恐怖”,却忘了以色列长期以来对巴勒斯坦人采取的包括封锁和占领在内的武力恐怖。

入联第二天,新的惩罚措施接踵而至,批准新的定居点项目,停止移交代收税款……以色列总理丝毫没有注意到前任的意见:就在联大投票前一天,前总理奥尔默特在一份声明中呼吁以色列应该支持巴勒斯坦人申请入联的努力,并与巴勒斯坦开始严肃的和平谈判。

实际上,巴勒斯坦入联,只是为了重申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却从没被以色列认可的1967年边界,为了实现早就该实现的建国目标,为了提醒以色列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包括以色列刚刚违反的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修建定居点。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5项联合国决议认为这一活动非法,阻碍着中东和平。

作为世界上惟一一个被联合国制造的国家,以色列的合法性应该以建立一个对等的巴勒斯坦国为前提,应该以公平解决因以色列建国而产生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为前提。

网络上对巴勒斯坦的误解尚多,若想评论巴以问题最好对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否则便如同瞎子摸象。哈马斯早在2006年便同意停火,承认1967年边界(在这一边界内建立的巴勒斯坦国只有历史上巴勒斯坦面积的22%),但这种友好得到的回报却是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对巴勒斯坦人的集体惩罚。这束橄榄枝与萨达特在1971年提出的“和平倡议”取得了同样的悲情结果,最终引发了长时间的冲突。

11月29日,这个日子曾经记录了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的苦难,如今却承载着他们心中绯红色的希望与梦想。1947年11月29日,在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下,联合国强行通过了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的181号决议;1977年,为了承认对巴勒斯坦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联合国开始将11月29日定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2012年的这一天,巴勒斯坦朝着梦想又迈进了坚实一步。

在接下来的几周,巴以还将经历一系列大事,哈马斯的25周年庆典、阿巴斯将到访加沙重振巴勒斯坦的团结、已故巴主席阿拉法特验尸、以色列大选等等。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也将于本周首次回到加沙,不知以色列能否放过一马,而不是像1997年那样试图置他于死地。十几年所谓的和平进程早已沦为停滞的“进程”,这些问题依旧考验着原本脆弱的巴以和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