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娱乐】第二个春天

事实上,不管出于哪种原因追捧老明星,人们追捧的,都不是明星本人,而是培育老明星的那个时代,那个在人们的追念、遗忘、美化中变得无可替代的乌托邦。今总是不如昔,尽管我们身在昔日时并不曾善待它,正如我们在必将成为未来的昔日的现在,也还是掉头观看那个更具确定性的往日。

尽管连90后艺人都已进入娱乐圈甚至不乏挑大梁者,我们的视野依然被老明星占据:《中国好声音》和各类选秀比赛,真正的主角是评委。庾澄庆专场在微博上的热度,完全可以媲美今年“春晚”;《新白发魔女》开播,人们还是拿马苏和林青霞作比较,并得出林青霞“更邪媚”的结论;以“屹立不倒”为帜的赵雅芝,所到之处人如潮涌,她为某品牌拍摄广告,以瑜伽造型亮相,照片被转得随处可见。娱乐圈实现了几世同堂,但声威更壮的,还是老明星。

 

这种情况的确不大寻常,因为,尽管我们表面上把技艺视为艺人的最主要价值,但实际上,艺人的核心价值通常是青春,是眉眼的鲜脆,是从皮肤里往外渗的生命力。罗曼·罗兰的话有点夸张,“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但人一生最清亮、最有味、感官最活跃的时代,的确是在30岁之前,而长生不老又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把重返青春现场的愿望投向视野里的青年、年轻艺人或者运动员。白先勇小说里反复描写的,就是这种青春垂恋,台湾青春片反复呈现和消费的,也是这种青春气息。但即便艺人,还是会老去,所以,像瓦伦蒂诺和詹姆斯·迪恩这种用死亡将自己永远镶嵌在琥珀里的明星,常常会获得他们真身所不能享受的荣耀。

对林青霞、赵雅芝、庾澄庆这拨明星来说,情形又比较特殊。成就他们的,不光是青春、姿容,还有娱乐饥渴、信息匮乏和隔海相望的神秘感。他们在香港或台湾,被八卦消息捣得粉碎时,在内地人眼中还是完整、神秘的。2000年后逐渐成名的新星,不论港台或内地,都没有这种幸运,影视低潮与唱片业的没落同时出现,加上网络挫骨扬灰式的曝光、消费,让他们难得沉淀。所以,越是新人大量出现,越是激发出人们对那拨老明星更强烈的追念。

曾和一位制片人聊天,谈到他正在做的几部电视剧,最让他觉得无奈的,是剧本和演员的同时匮乏,在演员这块,他能请得到的,普遍有一张过于白、过于浅的脸,因此,他不得不把演员的年龄上限往上提。而我写娱乐类专栏和专访的朋友,也有同样的困惑,他们愿意写的都是老明星,他们必须要写的,又是新生代。年轻的时候没有内容,有内容的时候不再年轻,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娱乐圈一直存在两条潮流线,一条高举青春大旗,一条讲究时间的重量。这两条线索,一主一副,各有各的规则,各有各的消费群体,凝视着这两个领域的,是来自两个群体的目光,或者说,是怀着两个标准的目光。

对于以青春为主要价值的那个娱乐圈,讲究青春的质量,容貌、身材、性情,即便是丑闻,只要具备某种叛逆情绪,也是人气助燃剂。以时间的重量为价值的娱乐圈,讲究的却是生命的质量、气韵、姿态、积淀,而且当事人要经得起长久的注视,首先要始终在场,勤勉、努力,其次要呈现出稳定的人格品质,不能大起大落,人生经历层次分明,通过了这种长久注视的,则有第二次走红的可能,比如吴奇隆。

事实上,不管出于哪种原因追捧老明星,人们追捧的,都不是明星本人,而是培育老明星的那个时代,那个在人们的追念、遗忘、美化中变得无可替代的乌托邦。今总是不如昔,尽管我们身在昔日时并不曾善待它,正如我们在必将成为未来的昔日的现在,也还是掉头观看那个更具确定性的往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