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城吾乡·原乡异域】父亲的村庄

这是我献给父亲的礼物。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我生命的起航。

责任编辑:李楠 冯飞

在当下的现实语境中,“故乡”是一个语义丰富而模糊的词语。比如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返乡的动因使然。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不面对从故乡到异乡的流转与变迁,即使从未离开过的家园,也在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中不断蜕变。“吾城吾乡”,既是传统承袭的故园情怀,也是重新来过的自我定位;背后,既有个人的生命体验,亦是家国命运的折射。我们选择了五座城乡,八位摄影师,以两两对照、并持续数年拍摄的影像阐释这一命题。摄影就像一只手,悄悄地在现实和精神世界中放下地标。在喧嚣与骚动中,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异乡人,而摄影,能否成为一个微弱而清晰的声音,说:看,吾城吾乡。

(专题按语:李楠)

父亲(右二)和他的几个老哥儿们。这七位老人的年龄加起来是560岁,他们一辈子都抽自己种的旱烟,都为自己有一支好烟袋而自豪。2012年摄。 (孙京涛/图)

吾城吾乡·原乡异域

农村包围城市的大迁徙,不仅仅是从原乡到异城的地理转移,更是物质身份与精神身份的双重置换。“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的“个人城市化”,注定是一场身心交战。城市可以栖居,却未必可以归属;乡土无法归去,却又藕断丝连。所谓的寻根之旅,往往是获得了表面零碎的记忆片断之后,更为深刻的精神失落。被父亲牵引着从城市重返原乡的孙京涛,只能以外来者的目光重新打量他最熟悉的人们;而远离故里的张新民,跟随乡亲们一起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