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被低估的女人” 《萧红》·宋佳·东北

31岁的宋佳得到机会,饰演31岁客死他乡的萧红。她把这看作一份“很深的缘分”。重拾《呼兰河传》,宋佳看出了萧红孩子般的笔触,也看出了她的清新和粗粝。从那一刻起,演萧红变成了一种“责任”:“她是从我们黑土地走出去的作家,而且她是一个被低估的女人。”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阎彬 周鑫 付必全

电影《萧红》将萧红短暂的生命浓缩成“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即便只从这个角度塑造萧红,也让同为东北女人的宋佳感到,把自己“目前为止的这辈子演没了”。 (《萧红》剧组 供图)

电影《萧红》公映临近,演员宋佳接到表弟的短信:姐,萧红是你演的啊?我就是萧红中学毕业的!

在宋佳和她表弟的家乡哈尔滨,人们未必真正了解被称为“民国文学洛神”的萧红,但她家喻户晓。萧红中学、萧红故居现在是这个城市的地标。

自称“没读过几本书”的宋佳在上中学时,已读过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在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时候,宋佳看了根据萧红另一部代表作《生死场》改编的同名话剧。两部作品,都没给“小时候”的宋佳,留下太深的印象。经年回忆,无非是:是写东北农村的,有愚昧和贫穷范儿。

2011年,31岁的宋佳得到机会,饰演31岁客死他乡的萧红。她把这看作一份“很深的缘分”。重拾《呼兰河传》,宋佳看出了萧红孩子般的笔触,也看出了她的清新和粗粝。从那一刻起,演萧红变成了一种“责任”:“她是从我们黑土地走出去的作家,而且她是一个被低估的女人。”

现在的女孩还有愿意出走的吗?

“黑土地”成为当年的左翼作家和今天的女演员之间的精神纽带。“我们那个地方极致寒冷,人们极致热情,冷与热的碰撞变成人的性格。”

然而初读剧本,宋佳曾疑惑:“这点事搁今天不算稀奇啊,她怎么就先锋了呢?”在剧本中,饥饿、贫穷、战乱淡化成背景,萧红原本就短暂的生命被浓缩成“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从包办婚姻的对象,到同为东北作家的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向爱而生的她一次次被人抛弃。

“萧红的故事放在她的时代里才有意义。”宋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然而导演霍建起认为:“一个电影的容量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包括。萧红的感情经历容易在普通观众中引起共鸣,也是萧红命运中最具悲剧的部分。”萧红最让霍建起尊重的品格是“真实”,她的灵魂裸露,文字迅捷抵达本质。学画画出身的霍建起常能从萧红的文字中看到完整的画面,包括色彩和光线。

宋佳尊重霍建起的判断。在片场,她把自己等同于灯光和道具。“我不想奢谈某部戏的‘创作理念’,我认为那很没有自知之明,演员的作用就是帮助导演完成构想。”宋佳平静而愉快地说。

两个月的拍摄时间,“80后”宋佳经历了“10后”萧红最锥心刺骨的若干人生片段。单从地理上,这些片段遍及哈尔滨道外区破败的危楼,左翼作家叱咤风云的上海,炮火之中的武汉、香港。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几次抵近生理和心理的极致严寒:她在零下三十多度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