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兵 “方韩大战两篇”记者手记

在《方法:方舟子与他所影响的论战法则》一文的采写中,我的贡献远小于陈鸣;但和他一样,随着采访的进行,我对方舟子先生独特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前,无数报道为方舟子贴满标签,却少有人注意到他所珍视的“中文网络先驱”身份。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大陆学生赴美留学,利用学校的服务器搭建了最早的中文新闻组,通过邮件发帖、进行讨论,ACT是其中较热闹的一个,方舟子大约在1992年前后加入了讨论。

通过搜索不难发现,当年的大部分帖子都被有心人保存在一个谷歌讨论组里边,因为编码的原因,目前能看到的只有一部分,却足以让20年后的我们一窥当年情境。

第一印象是,初兴的网络与眼下大相径庭。网络——尤其是讨论组——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构成的,不同的根源即在这些人身上。翻阅这些陈年旧帖,每个名字都迅速立体起来,因为藏在名字后面的每个人都各具特点,极其方便辨识。

就当时而言,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批不自觉成为“先驱”的留学生们都算得上是知识精英,些许骄傲几乎难免;人文传统留下的印记又未褪去,吟诗作对、考证问古,在他们的发言中时常可见。

方舟子也不例外。最初不被人注意时,他一章又一章地贴史书,开始与人争辩、最初的话题也离不开文史哲——尽管争辩双方往往都是理科生。

随着笔仗展开,一个关于方舟子性格的问题就浮现,至今悬而未决:究竟是方舟子先天有好斗的性格,引致了接连不断的争吵;还是一部分刻薄之人的围攻,激化了方舟子性格中极端的因素?

还是在那些陈年旧帖里,依然原封不动地保存着当时的你来我往。慢慢熟悉后,一部分ACT的老人们也会承认,当时大家都争强好胜,又年轻,方在与一些人交恶后,长期处在被围攻的状态下,似与后来的剑走偏锋有一定关系。

更多人却认为,这只是逻辑的后半段,回到最初,之所以方舟子与这么多人交恶,本身就说明了他性格中的缺陷。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记得方舟子,在他们如今充满怀旧情绪的讨论组里,方舟子依然不时会成为这些中年人的话题;岁月没改变的是,每个人的发言中,身份依然清晰可辨。

方舟子很快就淡出了他们的生活,不久后,进入了大批中国新生代网民的生活。在那里,方舟子以其在打假事业中坚韧不拔的毅力赢得了无数赞许——换了个舞台,他面对着一群截然不同的观众。

我负责收集那些已快被时间冲淡的记忆,为陈鸣所负责的整篇文章的构思、写作提供尽量多的素材。

我的工作本应到此为止,就我本人而言,缺乏直接去解释方舟子性格形成完整过程的资源。报道出街后,一件小事却让我回味至今。

如事先所料,大批方舟子的拥趸来到我俩的微博下边,攻击、谩骂——当然,作为《差生韩寒》的作者,陈鸣同志承受的指责显然要远远多过我。

对这些隔空叫骂,我一般置之不理。直到有天下午,上海落雨,我边听Chet Baker唱的《The Touch Of Your Lips》,边走在湿润的街头,打开手机,来了兴致,决定跟一位“方粉”聊聊。

他叫“方阵中的小兵”。我们交流了两三轮看法,我尽可能放低姿态、诚恳、解释我们的善意,他丝毫没因此放松语气。

正当我快失去耐心时,他说了句,“你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你和我一样,只不过是南方报业的一个小兵而已!”

我停下脚步,琢磨了一会。我是南方周末的记者,这不假,我供职于这份报纸,努力要写一些符合它标准的报道,但我总觉得我和它乃至整个南方报业的关系是平等的;我只是一个小兵吗?

雨又飘了几滴。我确信我不是。我确信我有鲜活的面孔、认识我的人不易忘怀;我确信我追求独立的人格,我不愿被熔铸进任何一个虚妄的共同体;我确信每一滴雨打在我脸上的舒爽只有我自己清楚,我确信,千万人听过Chet,但谁的经验都不能代替我的。

我只是觉得,20年,过得真快。

 

网络编辑:思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