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生活】大男人 以小为美

生活在一个物质过剩的年代,人们常常被建议:开大车,住大房—成功人士的选择。但在早已经历过经济飞速发展过程的欧美国家人士看来,“小”似乎已经成为更多热爱环保、反对铺张、崇尚简约的精英人士共同的选择。

生活在一个物质过剩的年代,人们常常被建议:开大车,住大房—成功人士的选择。但在早已经历过经济飞速发展过程的欧美国家人士看来,“小”似乎已经成为更多热爱环保、反对铺张、崇尚简约的精英人士共同的选择。

Think Small

“我们的小车不再是个新奇事物了。不会再有一大群人试图挤进里边。不会再有加油生问汽油往哪儿加。不会再有人感到其形状古怪了。事实上,很多驾驶我们的‘廉价小汽车’的人已经认识到它的许多优点并非笑话,如‘加仑汽油可跑32英里,可以节省一半汽油;用不着防冻装置;一副轮胎可跑4万英里。也许一旦你习惯了甲壳虫的节省,就不再认为小是缺点了。尤其当你停车找不到大的泊位或为很多保险费、修理费,或因为换不到一辆称心的车而烦恼时,请你考虑一下小甲壳虫车吧!’—Think Small(往小处想)。”这是大众甲壳虫进入美国时的广告。60年代,正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当时,美国汽车市场是大型车的天下,德国大众的甲壳虫刚进入美国的时候,非常不招人待见。后来著名广告人伯恩巴克通过调查发现了甲壳虫价格便宜、马力小、油耗低的优点,是与美国汽车相对抗的完全不同的车子,采用反传统的逆向定位手法,提出“Think Small”的主张—正话反说引出甲壳虫的优点,改变了美国人一贯热爱开大车的观念。从此大众敲开了美国车市的大门,其小型汽车的销量稳居全美之首—直到日本汽车加入美国车市的战场。

(冯钰镗 孙立辉/图)

小·即时尚

广告导演陈希的家,位于广州近郊。在这栋小别墅里,安放着他的汽车收藏品之一:一台老款的甲壳虫。

“我的这辆甲壳虫,具体年份没办法查了。原本它的车架号应该在车厢内部,后座地板突起的梁架的位置。现在这个位置已经看不清楚了。”陈希的行家朋友们根据这辆车的款式和规格,推测它是1958到1964年之间在西德出厂的车款,“翻新的时候,我们发现车漆经过好几次重喷,判断它曾几易其主,中间很可能有一段时间在泰国或越南之类的东南亚地方使用过。”

因为从小就痴迷汽车,陈希对甲壳虫颇有研究。“没有任何一辆车能像甲壳虫那样,紧密连接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它是德国经济奇迹的象征,是汽车行业的奇迹,也是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

甲壳虫的兴起跟汽车工业的历史亦紧密相关。一战过后,德国经济非常萧条,在奔驰公司的一次董事会上,德国著名的汽车工程师、后来的豪华跑车公司保时捷的创立者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力主开发小型轿车,但得不到任何支持。失望之下, 他在1928年底辞职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保时捷汽车设计所。最初的甲壳虫—大众VW-1,就是由保时捷设计、奔驰公司打造的。200名党卫军士兵驾驶着这种发动机排量不足1升,最大功率仅23.5马力的小车,进行了不间断路试,公路平均车速98公里/小时,乡间土路上的平均车速也有82公里/小时的不俗成绩。最终VW-1得以大规模投产,成为真正的“国民车”。

陈希是在1999年“弄到”这台里程碑式的小车的。“那年旅行回来,为了找路,我们绕到一个加油站,看到了这台我梦寐以求的甲壳虫。我很兴奋,围着车转了好几圈。虽然它已经被喷成恐怖的粉红色,但定睛一看,还是地道的一个款,并不是平时我们在婚纱影楼看到的那种所谓假装古董的车款,车后边放着一个纸板写着此车转让,赶快打传呼机,联系车主要购买。当天就把它拖回去了。”

在陈希心目中,甲壳虫是“小而美”的。“我一直都喜欢小车,我们市面上见到的经典款小车,它们其实都代表了一个时代,储存着人们对汽车文化的记忆。有故事的经典品牌的小车,这十几年来不但没有没落,反而纷纷推出更符合现代使用习惯的新款。比如新的Mini Cooper,比如六十年代风靡欧洲的菲亚特500,它们都给追寻这些车的故事的人提供了一个选择。”

其实,在陈希看来,“小”代表着精工细作,并不是便宜或劣质的代名词。“和当年不同,这些小型车,售价最低的也要十几万,只能坐两个人,根本不属于一般中产阶层会考虑的范畴。”

陈希 广告导演,作品曾获2004 年美国莫比奖金奖,代表作:《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等。 (冯钰镗 孙立辉/图)

小·即不堵

实际上,因为工作需要,陈希本身也是大切诺基、路虎等大排量车的车主,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手机、电脑、电视等工具,日渐小型化了。

“对‘小’如果你仅仅理解成‘抠唆’,还不如更随便些。我觉得‘小’是一种潮流。汽车设计的潮流是小排量化,小型化。小车更经济,更环保,而运用新能源、设计轻量化的汽车,正是现在环保人士热衷推广的。小车的工艺不含糊,通过涡轮增压等科技手段,提高汽车的性能,用更少的油,实现更强的动力。它们有品质感,有设计感,有故事。”

陈希说,“小车不堵”,因为在如今交通拥堵、车位难求的状况下,小车更贴近大城市用户的需求。与此同时,陈希更觉得对“小”的接受和认同,也代表着车主本身已经可以接受低调的生活态度,“否则你如果老觉得别扭,不太有面子,不舒心,就没有必要去购买。”陈希有不少朋友,还在追求面子的人生阶段,“他们要的是一种蒸蒸日上的感觉,三五年换一辆车,越换价格越高,这是要彰显给别人看,你的事业比较成功。这些外在包装,给你带来身份提升的附加值。”

在中国社会,先敬罗衣后敬人的风气并没有因社会发展而削减,反倒似乎有越演越烈的嫌疑。有“门儿清”的商业圈朋友总结说,“女人出门看包,男人出门看车。”从前出外应酬的时候,桌上客人常常会掂量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而如今那些“热情的主人”,则更喜欢送客送到停车场,这个习惯,无非就是看看你开什么车—那意味着你有多少的实力。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曾飞对此深有同感。也许正因为这种氛围,曾飞和身边的朋友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紧凑的Smart轿车。“人是否霸气,跟周围物品的关联度不大,拥有强大的内心更重要。现在随着年龄增长,我可能不太关注别人怎么看了。我发现让别人关注或让别人看并不是特别好的事情,年龄大了发现人生很重要的部分不是被别人看,而是要去看世界。”

北京人曾飞,江湖人称“飞哥”。从小在大院长大的他,有着跟网易创始人丁磊接近的人生轨迹, “当年没有跟家人商量,就离开了铁饭碗。10年前就开始做增值业务,自然就关注到游戏上。” 游戏行业是完全靠自己创造力就能成为优秀的公司,做出好产品的一个行业;相比之下,如果从事传统行业,很难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如今从事手机游戏开发的曾飞,投资的鼎讯互动刚在三板(中关村的股权交易所)上市。“我们一直认为手机游戏的未来一定像互联网游戏那样的,手机游戏的明天一定是互联网游戏的今天。”把眼光放更长远一点儿来说,像Smart这样的车款,也许正代表着汽车工业的明天。除了摩托车,曾飞最爱的座驾是一台兔年限量版的Smart。在这个七尺男儿眼里,它意味着更舒心的生活,“很多物品的设计本身是要给人们方便的,发展到现在,反而让生活变得更不方便。Smart是两个座位的,一个人或两个人,在大城市停车和出行,Smart都是最好的选择。然后我突然发现生活变得更简单了,很方便,不用考虑车位。别人停车要停很远,我可以停很近。我有几个朋友都买了Smart,都是男的,还有老头。”

爱自由的陈希把电动摩托车当作挂饰摆上墙。 (冯钰镗 孙立辉/图)

小·即随性

“一直在开大车,一直在商务的感觉中。感觉车是一个工具,是跟我的工作密不可分的,跟我生活没有联系。”曾飞这样形容自己二十年来作为车主的感受,而如今“Smart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娱乐的一部分—我不希望一直在工作的状态,希望是快乐的状态,生活的状态”。

与曾飞的情形类似,很多车主购买微型轿车,都是出于“生活感受”的考虑。微型轿车Smart,在中国译作“精灵”。它是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汽车公司和世界手表业巨头斯沃琪(Swatch)公司创意合作的产物,字母S代表斯沃琪公司,M代表梅塞德斯公司,而art是“艺术”的意思。90年代,传统老牌汽车梅赛德斯正处于更新换代时期,品牌急需创新,而与Swatch的设想正好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合资企业mcc(micro compact car)微型车公司。除了拥有来自奔驰的汽车制造技术和Swatch公司提供的设计,还有富于创意的销售思路,让人们可以像选择一块塑胶手表那样,选择按自己的心情去购买一台汽车。

“当时看着喜欢,就买了。” 谈及自己的购车经历,曾飞随性的态度可见一斑。财务自由后,曾飞更欣赏的是一件商品的设计,以及它所带来的使用感受。“如今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变得不重要了,突然我发现自己对世界看得太少了。”

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对于曾飞来说,更多的是带他去看世界的工具,“每年的Smart全球车主聚会,主办方都会安排几百辆Smart排着队在欧洲的小路上,走街串巷,非常有趣。全世界的Smart车主都会参加这个聚会,我去的那一年,是中国车主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全国一共有十几位车主参加了这次的活动。我们在意大利开着Smart,老欧洲的小街道那么适合微型车,而且它跟这里的丘陵、林荫道都那么吻合,穿过小街道,我们能感觉到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怡然自得,很有意思。”

对比起从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早些年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曾飞觉得“快的过程中人们丧失了很多东西,很多感受。包括对生活细节的体会,对自然的关注,失去的东西很多。现在感觉从心态上该慢下来,不该去赶,包括出去玩,也是玩过程,漫不经心,没有计划。”如今,曾飞对旅行的态度,也像选择汽车那样,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再追求活动范围和“景点”的大而全,而更追求内心感受的“小而精”。“不会像过去那样,一次性去很多地方,而更希望在一个地方能呆住,像当地人那样生活,在路边的咖啡馆喝咖啡,晒晒太阳,然后转转小超市,跳蚤市场,感受旅途中完全放松的心境,享受完全没有特殊目的的旅途。”

开小车,享受慢生活,曾飞突然发现“慢下来不一定错,不一定真慢了,把很多的决定留给时间,包括对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你会发现慢下来也许收获更大了”。有了这个心态之后,曾飞开始喜欢能让自己感到漫不经心的东西了。“Smart跟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很吻合,它传达的生活就是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理念。”

曾飞 鼎讯互动(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钰镗 孙立辉/图)

小·即自由

除了Smart,曾飞还有两辆汽车,一辆为商务活动预备着,例如机场接朋友之类需要大空间的时候,他会将它开出门;另外一辆车,是为外地公干方便,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能。但天气好的时候,他更爱骑排量更小的摩托车。

“穿上皮衣,感觉自己像个骑士。”他有三台摩托车,“一个宝马,一个哈雷,一个踏板。”骑着哈雷,跟H.O.G.全球哈雷车主会的当地车主一起,到美国的66号公路上,欣赏代表着印第安文化的图腾,领略公路文化,“摩托车和汽车不同,人在外面,你可以感受的东西更多,风的速度,机械的震动,人就在景观中,你可以完全接受自然。”对曾飞来说,摩托车意味着亲近自然,也意味着自由。

“自由”这个关键词在陈希口中,也常常出现。为了能把那台“甲壳虫”放在身边,他开始寻找带独立车库的房子,并且最终决定从市区搬到近郊。

按照他一向的做事风格,装修这座三层高的小别墅时,进门陈希就让工人把所有的间隔全打掉,再考虑规划。完成后的房子,一楼是公共区,包括客厅、咖啡室、餐厅、厨房;二楼是多功能区,有一个影音室,一个小会议室,和公共卫生间;三楼是私人生活区,正对楼梯的是完全开放的私人卫生间,而两旁则分别是卧室、衣帽间和书房。宝贝“甲壳虫”自然是放在一楼车库的,为了能从各个角度看到车子,一楼所有面向车库的墙、窗全部被换成了大幅玻璃,大门也不例外。

房子的结构不见得有标新立异之处,有趣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整栋房子,除了小会议室和公共卫生间,竟寻不着一扇门;二是三层楼的小别墅里,只有一张床。这和多数中国人的家居设计思路显然不大吻合,“更多人喜欢在小户型里面尽可能把它做成几房几厅,塞进去更多的床”。

常常有人问陈希,这么简单的玻璃大门岂不是很没有安全感?陈希说:“小偷要进来就让他进来吧。门本来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在他看来,也许自由必须先于功能而存在。

小·即环保

有人认为,有空间,就有自由。而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颐和悦馆的董事长刘彭生,却选择了“住小房”。

“我在三里屯买的房子,面积只有不到100平方米,虽然全部房间朝南,光线充足而温暖,但因为面积很小,我也很少请朋友来。”说话间,刘彭生站在厨房里忙着,打算烧水给大家沏茶。在他家里,有一间卧室,一间开放式客厅,一个小书房。“在家看看书,玩玩游戏或唱歌,温馨舒服就好。”

“我现在工作的地方,颐和悦馆的空间比我家大十倍。”相比之下,刘彭生那个位于CBD核心区域世界城商业街的“颐和悦馆” (JOY PALACE the art pavilion),近1000平方米的面积,可谓洋洋洒洒;而位于颐和园东边的“颐和府”,这个以茶和画会友的餐饮会所,也有近千平方米的面积。“资金都在放在事业上努力了。”

作为一名基督徒,刘彭生还是素食主义的推崇者,他和朋友们创办的颐和府,以“来源正宗”的米、面、油、菜为招揽,受到寻求健康生活的人们的追捧。“有良心,有责任,才能做事。现在很多明星吃素,企业家都转身来做慈善事业了,都是为了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推行环保。”作为第一个推广动物保护的策展人,刘彭生曾经多次召集艺术圈的朋友一起举办当代艺术巡展,主题都是“关爱生命”。这不但体现在工作上,也浸淫到生活小事中。

有一次在香港,一位大哥为了给刘彭生接风,安排了一场宴席,其中一道菜就是昂贵的鱼翅。虽然主人家盛情难却,刘彭生却婉拒说:“我在做保护动物的展,所以不吃鱼翅。”那天,面对被不少人视为珍馐的鱼翅,半桌人都没有动筷子。“后来大哥再请吃饭,就会说,刘是保护动物的人,我们不要点鱼翅了。”

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刘彭生,对空间的看法与别不同。80年代,刘彭生在内蒙海拉尔的根河林业局度过了童年,“那里有小河和大草原。因为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小动物,所以当同龄的孩子去河里抓鱼、捞虾的时候,我很少跟他们扎堆—因为不喜欢伤害小动物。到今天做动物保护的艺术展,和关爱生命等活动,都是小时候养成的。”他笑笑补充说,“内蒙古人不爱吃海鲜。”

刘彭生 著名策展人,北京颐和悦馆艺术推广机构董事长。 (冯钰镗 孙立辉/图)

小·即简约

这些年,成为父亲之后,刘彭生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不仅为自己,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为后人留一点资源。” 他笑称此举并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爱心,而是让人们醒觉,并且心平气和地接受事实—地球资源有限。自然界有自身运作的体系,动物对天地也有天然的敬意,而当人类介入之后,在“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中,纷纷掠夺资源,更多体现的是人性的贪婪。

“我如果在自然中,会有一种被自然怀抱进去的感觉;而在城市中,我常常感觉城市的喧闹,会将人们内心的安逸夺走。”生活在北京,无论是拥堵的交通,还是让人不敢放心的食品,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绕不开的话题。

刘彭生的“颐和悦馆”取“颐养天和、人神和悦”之意,主要关注艺术品收藏、展览、致力推广文化艺术交流上。在核心商圈,这个艺术空间占据了两层楼,除了传统艺术品、油画,雕塑,摄影,装置,珠宝,服饰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表演场地。虽然公司名下也有路虎、宝马、奔驰等豪车,短距离出行时,刘彭生尽量都会选择步行,既是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又能锻炼身体。而作为公司领导的刘彭生,反对铺张浪费,聚餐碰到有剩饭剩菜,他也常会带头打包,“作为领导,我不觉得丢人”。

对于刘彭生来说,“颐和悦馆”更像一笔投资,而空间宽敞的豪宅,更像一笔消费,“大房子是我的奢侈品,我觉得它会使我膨胀,有了150的要200的,有了200的要300的。现在我的工作可不是炒房子呀,所以还是喜欢小点的房子。” 在他看来,居住面积大了,精力也要加倍。刘彭生笑称是“巨蟹座居家型男人”,住小房,能让他感到家的温馨,“太大了就没有这个感受”。这让人想起一个富人圈传播甚广的段子:夫妻俩为了实现豪宅梦,拼命挣钱,终于买下了一座海边的房子,还养了条狗,因为没法照顾,雇了个保姆·最后是两夫妻拼命挣钱,保姆坐在海边抱着狗享受着风景。

对于刘彭生来说,面积大,除了过度装修容易带来污染,水电等各方面也都容易造成浪费,“很多浪费都是生活习惯造成的,住小房除了节约空间,可以肯定的就是节能减排。”

住小房,并不代表拒绝朋友。从摄影师到转型从事模特,从老板到“同一首歌”导演,横跨时尚、娱乐、艺术三个圈子,刘彭生总结是“艺术改变生活”。如今他将自己生活的重心放在“艺术”二字上。不少艺术圈中人喜欢在家中办“沙龙”,而刘彭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在了自己的这个艺术空间上,“定期我会举办画展及艺术家交流活动,不少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投资人都会过来交流,等于将我家客厅本该有的功能,延伸到这里来了。”

小·即智慧

刘彭生待人热情,交游广阔,他说自己有三个忘年交的大哥。“能成为朋友,意味着我们可以交流,或者说他们身上有我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张春林是个家具疯子,每一天为家具奔波,北京收藏家具的没有不认识他,去年和马未都一起在世纪坛做的古典家具展有声有色,各路专家都表示赞赏。收藏家马跃大哥,整天聊他的瓶瓶罐罐和各代石造像,简直痴迷到走火入魔了。大连阆风会馆的馆长王宪广也是个收藏家,他收藏书画齐白石,张大千,远古的、近现代的都有。”

“有财富的时候,是否懂得珍惜,这跟你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没有选择“滚雪球”般的商业之路,而选择了做艺术空间,正是他与朋友们多年的交流,“静下心来,考虑别人”的结果。家是私人的地方,而艺术空间往往带有一定的公益和教育性质,是属于大家的,所以出于功能性的考虑,必须要“大”。“第一,是改善大家的生活,文化场所是提高人的思想和修养的地方,空间更大,可以让更多人得到艺术的熏陶;第二,艺术家内心有东西需要表达,一定需要空间,就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需要更大的篇幅。”在大山大河之间,他更能领悟自己;而教堂宏大漂亮的空间,更能让人产生敬意,沉思自己。

在刘彭生看来,喜欢一件东西,未必要占有它,包括空间在内。而大小更不是决定好坏的唯一标准。“大不代表一个人的成功,只有充实的有收获的人生,才能让人更和悦。人们以豪宅、豪车来定义成功,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奢侈’的定义—房子大了,车子大了,都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有威胁。现在时尚圈都在推崇简约,所以小就是时尚,小就有智慧。”他又借题发挥地开起了玩笑,“浓缩就是精华。你看从前我们在学校里都见过,前排的同学通常个子都不高,但学习就是好!”

有人说,大就是美。刘彭生却说,自信才是美。这样说起来,成功是内心世界能量的外化,人人都可以拥有。无巧不成书,在我们与陈希的对话中,他也提到了相似的观点,在主流价值体系中,“粗浅地去定义‘成功’,就是你比别人混得更好,就要靠外在的东西彰显成功,还要结交权贵,用名牌穿名牌,去人家到不了的场合,办别人办不到的事情。这些都是成功的外在表现。还有一个成功概念,那就是做着你想做的事情,过着你想过的生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