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巡礼】在石林中挥杆

正因为复杂,本文不想浪费笔墨就此探究事情的原委和是非,笔者所关注的是,作为一个球场,石林高尔夫的设计和建造,究竟有何特色和特征。

这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球场,诞生伊始,便不同凡响。因为央视的“焦点访谈”曾经曝过光,因此轰动一时。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政治的、经济的、民生的,环境保护、土地红线,中央政策、地方对策,高尔夫的、非高尔夫的……似乎当今中国所有的热门话题都在这里汇聚、纠结、发酵,一时间蔚为壮观,引来了广泛的关注乃至于争论。

正因为复杂,本文不想浪费笔墨就此探究事情的原委和是非,笔者所关注的是,作为一个球场,石林高尔夫的设计和建造,究竟有何特色和特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特别的、不同凡响的乃至于在整个世界上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高尔夫球场。这是因为它的景观,它的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利用喀斯特地貌所展现的“这一个”球场的令人震撼的不可替代的美。

石林球场的宣传册是这样介绍的:“全球唯一的54洞喀斯特高尔夫球场”。是的,喀斯特地貌,这是石林球场的景观特色,更是它的灵魂所在。

喀斯特是一个地质学名词。它的英文名是 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现属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约91-130万平方公里,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而云南石林则是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云南石林有过这样的评价:"石林是世界上剑状喀斯特的模式地;石林是最好的自然现象和世界上同类喀斯特的最好样板的代表地!"正是这种独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一种难以复制、天赋神韵的自然景观,也就造就了石林高尔夫借助这种景观地貌形成的一种难以企及、令人神往的个性特征和美感。

石林球场由三个18洞组成,总计54洞,分别命名为御风岭(A场,7127码)、大师会(B场,7320码)、领袖峰(C场,7565码),均由曾经担纲世界上最大的高尔夫球场群落—深圳观澜湖球场—执行设计的美国著名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布莱恩·科里设计。

球场设计荟萃自然野性、园林景观、原生态三种风格于一体,54个各具特色的球洞,环绕着石林景观而建,被誉为“石头上的果岭”。这种球场景观和设计造型,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大师的匠心独运结合得完美无缺,以一种亿万年岁月形成的神秘力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和震撼力,让亲历体验者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最令人震撼的18洞当属C场,这是一个纯会员球场,也是体现石林景观特色最完美的一个球场。整个球道全长7528码,茂密的松树、高耸的石柱、低矮的石笋以及构成球场特色的绿茸茸的球道和白色的沙坑,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将人工和自然连接得天衣无缝。

C场最特别、最壮观的两个球道,分别是11C和12C。

11C是一个比较短的4杆洞,全长仅338码,对于许多“大炮型”球手而言,不乏一杆直接攻取果岭的诱惑。但是这种选择的风险非常大,因为球道中的一些岩石区域对打球的角度近乎苛刻,稍有偏离,便可能“鸡飞蛋打”,球不知飞向了何处。这个球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一杆攻果岭的诱惑,而是其令人叫绝的自然景观。球道的背景是壮观的石景,坐落在石峰环绕之中的果岭,让整个球洞浑然天成,构成一幅美丽、雄浑的风景画。

12C则是世界上第一个“石屿”果岭,这是一个3杆洞,全长196码。果岭的周围是被石林包围而不是水。置身于如此壮观的石景中,让球手不断经受着视觉和想象力的冲击,于此挥杆,有一种与自然圆融共舞的美妙感受。从发球台到果岭,还有一条从石林缝隙中开辟出来的步行道,球童带你由此进入果岭,别有一番情趣,让人飘飘然,不知是在凡间挥杆高尔夫,还是在仙境漫步旅游。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