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无处叩首 民间人士为二战中国赴缅远征军立碑

英国和日本战后都在缅甸为阵亡军人建了雄伟壮观的墓园,连战马都刻上了名字。历经时光冲刷、刻意遗忘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排华浪潮,缅甸的中国军人墓园几乎被损坏殆尽。比现实之碑更重要的是人心之碑,志愿者们收集老兵影像留作后世遗产,还从淘宝买了纪念章送给弥留老兵,以遂其遗愿。

责任编辑:叶伟民 实习生 苏桐 张雪彦

1945年, 中国南宁。一名标准团旗手站立在一座山顶上,身边由一队卫兵守护。 (劳埃德·琼斯/图)

英国和日本战后都在缅甸为阵亡军人建了雄伟壮观的墓园,连战马都刻上了名字。

历经时光冲刷、刻意遗忘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排华浪潮,缅甸的中国军人墓园几乎被损坏殆尽。

比现实之碑更重要的是人心之碑,志愿者们收集老兵影像留作后世遗产,还从淘宝买了纪念章送给弥留老兵,以遂其遗愿。

2013年清明节,缅甸北部边陲重镇密支那出现了17名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安静地行走于这个仍在战争阴云下的克钦邦首府,在一片荒芜的菜地前停下,摆上菊花。

这个名为“重返缅甸战场”的活动,是二战结束近70年来中国内地第一次民间组织的大规模赴缅祭奠行为,对象是埋骨于此的十万中国远征军,他们在这里开拓了二战时除中国本土以外最激烈的亚洲战场,并取得自甲午战争后首次出征异域的胜利。

但事实上,纸面上的历史在现实中显得苍白缥缈。站在凄凉的荒地上,拜祭者为太多的不得而知而陷入尴尬——人们不知为谁而哭,甚至连地下所葬者的容貌和姓名也不知道。

半个多世纪来,数以万计的中国远征军军人之躯,历经时光冲刷、人为破坏,湮没于缅北丛林,让后人无处祭奠。

整个行程,除了陷入对历史的缅怀,人们还被这样一个现实所震撼:英国和日本都在缅甸为阵亡军人建了雄伟壮观的墓园,每一个阵亡士兵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甚至连战马都刻上了名字。如今,缅甸人对“殖民者”和“入侵者”的了解远胜于对中国远征军,纵使后者为这里的和平付出巨大的牺牲。

这是一场鲜有察觉却无声落后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记忆竞赛。一群民间志愿者认为中国不能再在这场历史书写中缺席了,他们决定做些事情——在父辈的战场上竖立纪念碑。

“胜利者”

从腾冲出发,沿腾密公路向西北行进一百公里,在猴桥口岸出境,再向西一百公里,即抵达缅北城市密支那。

69年前,这段公路从属于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史迪威公路”。那是二战时中国的“抗日生命线”,密支那也因而成为抗日期间最残酷的战场之一。

历史的惊心动魄随着时间逐渐散去。史迪威公路也不复辉煌。若不是日本人在这里修筑的著名卧佛寺和镇魂碑,若不是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的遗骸经常能从地下挖出,20万人口的密支那看上去就是国内一个随处可见的小县城。

无论在中国还是缅甸,那段历史都已模糊难辨。在国内,将视野投向中国远征军的学者和机构并不多。“请宽恕我的无知!”在讲述“中国远征军”的《异域1945》一书中,孙春龙使用了这样的开头。这也常常是他做演讲时的开场白。

孙春龙正是这次清明赴缅拜祭团队的领队。他曾是一名记者,后发起“老兵回家”公益活动而转型为职业志愿者,2011年他创办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筹集社会力量帮助抗战老兵。

此次清明祭奠行动目的正在于此:重返昔日战场,感受父辈的历史并拜祭异国孤魂。但一行人很快就被失望笼罩,在沿当时仰光通往曼德勒漫长的旧战线上,当时中日两国军人死伤同样惨重,如今进入眼帘的只有日本人修建的纪念碑。

很多队友开始问:“中国远征军的墓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