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大陆行】“走对路才有出路”

(2005-5-5)

新华 摄

■编者按:

  连战先生率国民党访问团这一次的大陆之行,无论是大陆方面的周到安排,还是所到之处大陆民众表现出的热情,无不让连战感到亲切。

  4月29日到北大演讲,这座热情的大学无疑让他更为自如和放松。毕竟,从1953年到1978年的25年中,这一直是他最熟悉的环境。那天的连战,甚至让过去感觉他“憨憨”的台籍学生都感到意外而激动不已。

  在这里,他不用考虑选票以及对手可能使用的“花招”。因此,听连战演说的大陆学生有评论说,他“更像一个老教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不像一个极具煽动性的政客”,觉得他“就好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的确,对于大多数关心两岸关系,关注新闻、电视的大陆民众而言,连战是一个让他们久闻其名却难得一见的人物。阮次山评价说,这才是真实的连战。

  然而,正是这样的连战才让人们好奇和感动。他操着这片土地都已陌生的“乡音”,却从未掩饰自己59年后的“近乡情怯”。他表达观点的风格和方式,让人感到新鲜,他称呼在座的同学为“年轻的朋友们”,饱含着师长的期望。他谨慎权衡着自己的用语,即使在这种时候,也不会忽略校园之外、千里之遥依然故我的政治博弈。

  北大办公楼面朝西山的正门只会为极少数人打开。现在的连战只是台湾“在野党”的党主席,但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而言,他无疑又是最重要的“贵宾”之一。连战母亲在学校读书时的档案与照片,连战祖母在西安被修茸一新的坟墓,这一点一滴无不透露着大陆方面准备之充分。

  连战显然清楚他来得不易。而这种阻隔不是来自对岸,却是来自岛内。国共两党达成的“九二共识”,已经被搁置了十几年,两岸也因此长期陷入僵持状态。大陆这边早就表示,只要坚持“九二共识”,什么都可以谈。连战迈出这一步,以及在大陆受到的礼遇,正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世界许多著名的媒体都对国共两党的会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用《华尔街日报》的说法是因为可能酝酿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转折。所有的国家都乐见其成,即便美国众院外交委员会委员伯顿也觉得,连战访问是两岸能否和平共处的晴雨表。

  不论两岸能否取得进展,一个和平的氛围如果能够因此营造出来,就是连战此行访问的最大功绩。连战以实际行动坚持了两党达成的“九二共识”,也突破了一个人为地用“本土化”来支撑“台独”的魔障。

  今天,北大已经107年了,来到这里好像把我们带回到近代中国史的时光隧道,因为这里不但是人文荟萃,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很浓缩的近代史。

  年轻学子当胸怀天下大势,中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们要选择的到底是哪一条路?当然,在找寻答案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历经曲折、历经挑战,我们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们得到了多少惨痛的教训,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担负的就是历史的责任,要为广大的人民来找出路。

  如何能够让整个中华民族不要再走上战争和流血,如何能够让和平来实现,如何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准,如何能够维护和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重担,都在各位的肩头上。一肩挑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伟大的格局。那么,用什么话来形容这样的格局,这样的勇气,带领我们到正确的历史方向和目标。我想了再想,把它归纳成12个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身命,为万世开太平”。

  也许用现在的话,这12个字可以再变成8个字,那就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坚持和平,走向双赢”。

什么是历史的潮流?

  有人会问我,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里?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民意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的勇气能够提出来。什么是历史的潮流?

  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鼓掌)

  但是不幸的是,日本铁蹄的侵略阻碍、中止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一直到今天,一个台湾海峡,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还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间的嫌隙,一直到今天,回荡不已。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样一个历史的中间,关键的人物在关键的时刻做了关键的决定,扭转了关键的历史方向,这是惊天动地了不起的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一个新的方向。

  我在这里特别要提到蒋经国先生和邓小平先生。蒋经国先生在两次能源危机之后,知道台湾那个地方没有任何天然的物资,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说是卷起袖子全心全力来推动,所以他推动了“十大建设”,推动科学园区的建立,号召留学生回国研究、投资等等的作为为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

  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大家看一看,不但转换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深化地、全面地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这都是跨时代的、了不起的作为。蒋经国先生晚年的时候讲,他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的路线要管一百年,用四川话讲“动摇不得”。没有动摇,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陆经贸的发展,经济的成长,可以说样样都是名列前茅。

  我是59年前离开上海回到台湾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年轻人,今天来到大陆,所看的一切的情景跟我的回忆和记忆完全不吻合了,所以我是怀着一个祝福的心、一个持续不断期盼的心,希望这块土地能够更快速地来发展。在整个的发展层面,除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层面也很快速。比如说现在我了解到,在很多基层,所谓定点的民主选举制度,在宪法里面也提到,财产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我相信这都是正确的历史方向,都是值得鼓励的历史的步伐。

  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面,两岸所走的路、走的方向,已经使我们两岸无论是在差异还是在差距上,越来越缩小,这是历史的潮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什么是民意的驱动?

  我这一次到大陆来访问,“来之不易”,因为有若干的人很迟疑,甚至于有一种批判,认为我到这里来,是为了进行所谓第三次的国共和谈,说我的目的是要“联共制台”。但是,现在那个“台”下面可能还有个“独”字。(掌声)

  我在这里要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同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扭曲,因为讲这种话是从一个僵化的思维、冷战时期的一个思考来看问题、来想问题,时间的确对他们来讲过得太快了,让他们留在20世纪甚至于30年代、40年代、50年代,我们今天怎么不能够重视当前,怎么不能够放眼当前,来共同展望未来,来开创未来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长远的利益来考虑呢?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所有的台湾2300万、大陆13亿人,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面对东西德,科尔总理说我们相互需要,面对南北韩,现在卢武铉也讲到,同理心兄弟情,这些声音难道一点都引不起来我们大家应该有的一些提示吗?我想答案是否的,我们会。今天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人民所支持的,我们搭桥铺路,是人民所愿意看到的,我们不愿意再看到两岸的对峙、对抗、对立,甚至于对撞,他们愿意看到的是两岸的对话与和解,大家的相互合作。

  走对路才有出路,我们认为不能够让民粹主义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够让“制宪”、“正名”、“去中国化”、武断的“台独时间表”来打破我们整个幸福的基础。

  周日我们出来之前有一个民调,66%的人认同支持两岸的和谐对话,30%认为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民意,非常显著的一个情况。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历史的趋势、民意的驱动之下,我认为,现在给我们一个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就是让我们能够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思考,能够来发展建立一个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愿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两岸应如何面对未来?

  我们不能一直在过去,就像丘吉尔讲的,永远的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里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今天市场经济已经逐渐的在整合两岸经济资源,不但是两岸,事实上今天市场经济的作为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趋势里面已经席卷了全球,自由的经济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在自由经济的体制之下如何维护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落实,而维护提升竞争力惟一的就是一定要合作,惟一的就是一定要创新,创作创新,新才有机会。

  我相信台湾在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之后,现在正在迈向第二次的经济奇迹这条路,在努力,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了。(掌声)

  尤其在即将面临的未来,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啊?我们一定能够来实现所谓如虎添翼的加乘效果,这种加乘效果不是双赢,实际上是多赢的。

  我相信有智慧、有能力的中华儿女大家都了解,我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点滴的心血累积成我们长长久久的和平。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是机会。在这个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辈先贤曾经负起他们应该负起的扭转时代历史的责任,现在又轮到大家。

  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里根总统说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来到这里。让我们大家共同坚持互惠双赢,坚持和平。这是我们自我的期许,也是向历史负责任。惟有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为民族立身命,为万世开太平,这将是中华民族为举世称赞最重大的成就,也是我们面对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共同的光荣。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