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陈冯富珍

 

  “世卫组织的工作成绩是以改善世界卫生状况的实际效果来衡量的,而不是靠众多的报告或会议。”

  她是第一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中国人,也是自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以来,第一位领导这一级别国际组织的中国人。而这之前,她在公众卫生领域已经服务了28年。作为前香港卫生署署长,她在1997年禽流感、2003年SARS疫情中展现出来的敬业、果敢和干练,让人尊敬。

    1947年生于香港,已婚,育有一子。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文学士、医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卫生理学硕士。
    1978开始,服务于香港卫生署,从医生(妇幼保健服务)、高级医生(家庭健康服务)、 首席医生(卫生行政) 、到助理署长(个人卫生服务)、副署长,再到1994年成为香港第一位女卫生署长。
    1999年,主持世卫组织西太区社会安全部长圆桌会议。
    2000年,任世卫组织传统药评估与研究方法指南会议主席。
    2000至2002 年,任世卫组织2001年国际药品管理机构会议计划委员会主席。
    2003年,成为世卫组织人类环境保护司司长,领导世卫组织环境卫生工作,与区域办事处和从事卫生事业的机构合作。
    2005 至今 世卫组织传染病部门助理总干事兼大流行性流感总干事代表,领导世界卫生组织对传染病的监测和应对,以及被忽视的热带病及有关的研究和培训,领导世卫组织支持国家对大流行性流感的准备工作并协调全球对禽流感以及其它传染病爆发的应对。
  1997年,获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医学院院士,获英国官佐勋章。1999年,获泰国玛希顿亲王公共卫生奖。

    中国外交部于2006年7月25日向世界宣布:提名时任助理总干事并主管世卫传染病科的陈冯富珍参选世卫总干事。
    11月8日,陈冯富珍击败其他四名候选人,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唯一候选人。根据程序,经过世卫组织大会任命后,陈冯富珍将正式上任。这是中国第一次推荐人选参加联合国高层机构负责人选举,也是首次有中国人担任世卫组织总干事。
    陈冯富珍的任期5年半,时间从2007年1月4日至2012年6月30日。
    这是中国人首次执掌世卫组织。

  陈冯富珍执掌世卫背后的外交角力(2006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报道)

 

  陈冯富珍:“铁娘子”背后是正崛起的中国  (2006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报道)

 

 

当年其他人物——

 

周瑞金

    年初,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以“皇甫平”的名义发表题为《改革不可动摇》的文章。文章认为,改革中遭遇到的问题应靠深化改革来解决,“皇甫平”还严批否定改革的言论倾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皇甫平”在中国的政治含义,他15年后的“重现江湖”,表明改革问题兹事体大。

尚福林
  券商综合治理收官,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指扭转5年颓势、直上2000点,在坐上中国证监会主席这一公认的“火山口”4年之后,尚福林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促成了市场的整体好转和投资者的信心恢复。

邱毅/施明德/陈瑞仁
    反贪腐、倒扁运动更像是一场民主试验,国民党籍的邱毅首曝陈水扁夫妇可能贪污巨额国务机要费,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继而率百万红衫军走上街头,和平抗争倒扁,其后,检察官陈瑞仁认定陈水扁夫妇涉嫌贪污和伪造文书——三个立场、背景各不相同的人完成了一次接力赛。陈瑞仁曾说:“我虽是深绿,但离开投票所的布幔,心中就没有颜色。”他们的努力,注定会载入华人圈民主政治的历史。

陈晓兰
    她是一个孤独的斗士,性格倔犟,是非分明,拼尽全力与劣质的医疗器械、骗人的医院以及无良的庸医斗争,并直指不合理的医疗体制。她得到的回报是:丢掉了工作,受到黑恶势力多次威胁。对陈晓兰而言,2006年值得欣慰,她由边缘走向主流,由民间走向官方,成为医疗界的一面旗帜。

丘成桐
  “北大海外引进的教授大部分是假的”,丘成桐一语惊人。这位哈佛大学数学教授就像那个揭穿皇帝新衣假话的小男孩,他不但触痛了北京大学的尊严,更触动了长久以来不为民众所熟知的高校腐败内幕。 “华人数学第一人”此前帮助大中华地区兴建了三个数学研究中心,而他持续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关注也彰显了知识分子的道义责任。

易中天
  当下的视角、富于时代感的话语、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揣摩与充分尊重,再辅之以现代传媒,易中天展现了一个学者把知识的传播效果发挥到极致的可能程度。也许学者从来都是有两种角色,一种是知识创造,面向专业小圈子;一种是知识传播、思想启蒙,面向大众。践行第二种角色的易中天,把观众从网络游戏和麻将桌旁吸引进历史讲述里来。

余放
  他戳穿了全国化学奥赛赛场上的舞弊丑闻,让我们得以审视这个应试教育系统中最特殊也最极端的智力竞技台——占有顶尖教育资源,却只为极少数尖子生准备——正演变成一个充斥着交易气息的名利场。这个17岁少年孱弱的外表下,蕴涵着坚韧的力量,让我们感知到正直、勇敢和真诚的可贵。

胡戈
  都说是陈凯歌成就了他。先是拍片供他恶搞,接着骂他,帮他树立形象、让他解释自己。其实是正着搞不动的世道成就了恶搞,是恶搞精神的感染力成就了胡戈。没有喜剧,无力悲剧,只有闹剧——恶搞是最后的精神自由,必须捍卫,所以胡戈在网络世界像个英雄。

韩寒
    自称生在车坛的韩寒,却因为一个文坛话题有意无意半推半就地成为今年的“网络英雄”。他引发的“韩白之争”充斥着意气\偏见\粗鄙,却一把扯下了“傲慢” 文坛的纸披风,赢得了相当数量的喝彩声。围观者众的原因,除开他个人的“群众基础”,还有文学的“群众基础”——在全民博客时代,文学依然是写作的底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